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年画改造
发布时间:2017-12-06 01:11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年画改造
更多相关文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 年画改造 文化政策 政治建设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亟需稳固自己的政权,推行自己的政策。年画作为一个执政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媒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的时代,具有易为认知、易被接受、发行量大、可以大面积迅速传播的特性。年画在此时被加以改造,充当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对话的媒介,改造后的年画不但完成了赋予它的任务——传播新政策、新思想,并与其他宣传手段一起成功地完成了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而且促进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本文选取年画改造为切入点,希望藉此以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舆论宣传与政治建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看似与当时中国面临的巩固政权,进行经济建设毫不相干的年画,为何会被国家如此看重,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花费大力去对年画进行改造?这需要我们去进行探讨,这也值得我们去探讨。本文借助于历史资料及文献,将研究视角锁定为新中国成立初的年画改造,对年画改造的目的、过程、结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回顾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年画状况;第二部分,考察新中国成立初的年画改造,包括年画改造的政策、措施;第三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年画改造进行深入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和政府进行政治建设的时候,需要文化的支撑,而当时的民间文化显然满足不了进行政治建设的需求,所以党和政府对民间文化进行改造,使之适应当时的政治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年画改造是当时党和政府塑造国家形象,巩固国家政权的现实需求。正是基于这一需求,作为传统文化的年画才会被如此看重,之后党和国家通过行政力量和舆论宣传对年画进行改造,通过年画的创作、发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传播系统。党和政府构建的这个传播系统,排除旧的封建迷信文化,批判庸俗文化,提倡新民主主义文化。通过这一传播系统进行传播的年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作出了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7;J21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敏;;作为新意识形态符号表达媒介的新年画探析——以建国初的新年画为例[J];江淮论坛;2011年01期
2 方明东;《中国文化》简介[J];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01期
3 艾中信;北京郊区看年画的农民教育了我们[J];美术;1950年02期
4 朱金楼;上海新年画展与F意见[J];美术;1950年02期
5 陈叔亮;上海新年画运动记[J];美术;1950年02期
6 郭钧;石家庄年画展出概况[J];美术;1950年02期
7 叔亮;从延安的新年画运动娗起[J];美术;1957年03期
8 ;月份牌年画作者的话[J];美术;1958年04期
9 吴步乃;从农民画看‘月份牌”年画[J];美术;1958年09期
10 都晨;;从新国家建设时期的年画发展看结构与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以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例[J];民俗研究;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1256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25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