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朝捐纳制度及其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0 16:40
【摘要】:捐例,始于明景泰年间。清前期因军队粮饷或兴办工程的需要,曾举办临时捐纳。清朝末年,战事迭起,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加上战事、河工、赈灾无一不需要巨款,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施行经常性的捐纳。其中,光绪朝的捐纳规模较大,设置的种类多样,主要包括捐实官,捐虚衔,捐升迁,捐分发,捐班次,捐补用,捐历俸,捐加级,捐复官职,捐免试俸,捐免考试,捐免期满,捐免保举,捐输,捐离省,并对应捐者的参捐条件,资金、应捐步骤以及最终获职等均进行了严密而完善的规定。不仅如此,该制度在光绪朝得以具体实施。据笔者仅就《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中履历单中的统计,光绪朝即有3143人,予以投捐,从而跻身仕途。光绪一朝的捐纳制度固然造成仕途壅滞,官员整体素质下降,以及腐败的加剧,但其积极的一面也不容否定。捐纳是赈灾的需要,解决民生问题;捐纳是保卫祖国边疆的需要,保障国家的安全;捐纳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危机;捐纳为新式人才提供入仕的可能。 拙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其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是本文的开山之章。它由论题缘起及论文价值、学术史回顾、论文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论文主要资料简介及研究方法四节构成,其目的是在于通过对捐纳制度既往研究的回溯,寻求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同时对本文的重难点、核心史料等予以先期交代。 第二部分通过《辞海》介绍捐纳、捐输概念,结合《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中履历片及部分履历折的史料对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朝捐纳情况进行历史回顾,并总结每一朝代的捐纳特点。 第三部分介绍光绪年间的捐纳类别以及相关的主要的法律法规。光绪年间的捐纳类别主要是海防捐、赈灾捐、河工捐。笔者通过对《光绪朝捐纳则例》、《钦定吏部铨选则例》进行了文本解读,对捐者的参捐条件、资金、应捐步骤、最终获职过程进行相关阐释。 第四部分从捐升迁、捐分发、捐班次、捐补用、捐免、捐加级、捐复官职、捐输、捐离省等九个方面阐释光绪朝捐纳制度实施的具体情况,从而总结出光绪朝捐纳制度实施的六大特点:捐纳行为频繁、花样繁多、捐局区域广、大捐为主、停捐开捐的反复、商人捐纳现象普遍。 第五部分是对光绪朝捐纳制度的评析。它由积极意义和问题与局限两部分构成,本文从捐纳是赈灾的需要、捐纳是保卫祖国边疆的需要、捐纳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危机、捐纳为新式人才提供入仕的可能等四个方面来阐释捐纳制度的积极意义;接着从财政功能、官员整体素质、仕途壅滞、制度权威性等四个方面来说明光绪朝捐纳制度实践的问题和局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52;F812.9
本文编号:2534129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52;F81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勤;;光绪朝前十年间言官披露的吏治问题[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2 欧阳跃峰;关成刚;;邪恶之花未必只结罪恶之果——晚清社会转型之际捐纳的客观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金平;清代捐纳制度[J];沧桑;2002年02期
4 陈开江;;晚清捐纳所映现的近代社会转型问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杨祖恺;清代官吏捐纳制度浅析与思考[J];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4期
6 肖守库;;甲午战争前后捐纳舆论的宏观情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谢俊美;晚清卖官鬻爵新探——兼论捐纳制度与清朝灭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梁仁志;;明代捐纳与官学教育的衰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刘凤云;清康熙朝捐纳对吏治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梁严冰,刘蓉;清代的捐纳制度[J];历史教学;1996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守库;甲午战争前后捐纳舆论之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尹航;晚清捐纳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4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3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