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学文献的重现与两汉礼学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7-10-13 13:14
本文关键词:礼学文献的重现与两汉礼学的演变
【摘要】:汉初礼学研习分化为礼义和容礼两派。徐生的容礼派与朝廷太常机构形成朝野互动,仕途目标为太常礼官大夫。高堂生完成了《礼经》十七篇的恢复和整理,初步形成了礼经家法传统。后仓撰成《曲台记》,推士礼而致天子,完成了礼经师法的创立。戴圣编《小戴礼记》四十九篇,从《礼古经》、《礼古文记》、《明堂阴阳》等文献中获取思想材料,创小戴礼家法。戴德编八十五篇《大戴礼记》,取材范围远超戴圣,显示了对天道、人性、历史和政治技术的浓厚兴趣,创大戴礼家法。庆普后学在东汉致力于国家礼典建设,将庆氏礼学发扬光大。郑玄对今、古文《礼经》文本进行校勘,择善而从,扬弃了各家法的缺陷,又利用《周官》解《礼经》,取得了空前的礼学成就,终结了两汉礼经学以师法和家法为标志的传统。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关键词】: 礼学文献 汉代 礼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经学史”(10&ZD05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34;K892.9
【正文快照】: 汉代礼学文献有两次重大发现:第一次出现在西汉初兴时期,《礼经》十七篇被发掘整理出来;第二次出现在景、武时期,《礼古文经》、《礼古文记》和《周官》等先秦文献先后被发现。这些文献出现后的命运各不相同,其中《礼经》十七篇被迅速接受,但《礼古文经》和《礼古文记》的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于薇;肖融;;释“造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王美华;;《诗经》中“鸟”的文化意蕴[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黎千驹;;“音近义通”原理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徐国莉;;说“唐”[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肖捷飞;;从《庄子》寓言中鸟类形象观神话传说中凤鸟“涅i谩盵J];才智;2009年22期
7 赵立伟;;汉熹平石经历代变迁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徐陶;何溪;;论庄子语言的3种境界[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岳利民;;音义匹配的方法——以《经典释文》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岳利民;姚青琳;;《魏晋南北朝字音研究》音义匹配指误[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榞o,
本文编号:1025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2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