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廷杖及其社会反应
发布时间:2017-10-14 02:32
本文关键词:明代廷杖及其社会反应
【摘要】: 廷杖就是皇帝下令在宫廷杖打因进谏而触怒自己或有过失的官员。廷杖不见于明代法律,属于一种法外之刑。这一处罚形式在明代之前早已存在,但明代皇帝频繁使用,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更加变本加厉。因此,廷杖一定程度上就成为明代一种突出的政治现象,贯穿明代近三百年的历史。 本文试图以明代廷杖的史实为依据,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考察明代社会廷杖现象,尤其是关注明代皇帝及其他社会阶层对廷杖的反应。这些反应清晰地呈现了明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因为明代的受杖者多是因规谏君德或上疏指出皇帝的个人错误而受杖,所以明代社会对受杖者的行为多持肯定与仰慕的态度,认为是忠义的表现。受杖者家人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视为家中的荣耀。此外,本文还考察了作为施杖者的皇帝对受杖者的真实态度,借用福柯“公开处罚”的理论,把廷杖看作皇帝修复、提高个人权威的一种手段。但对受杖者的平反昭雪也体现出,受杖者没有对抗皇权,他们只是在忠义的激励下对君德的合理规范。
【关键词】:明代 廷杖 社会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10
- 一、明代廷杖现象研究的基本问题10-14
- (一) 廷杖的基本概念与起源10-11
- (二) 廷杖的具体施刑情况11-14
- 二、廷杖在明代的具体执行情况及特点14-21
- (一) 明代前期—洪武到景泰14-15
- (二) 明代中后期—成化到崇祯15-21
- 三、皇帝对廷杖的反应21-26
- (一) 公开处罚,以解心中气愤21-22
- (二) 事后对受杖者“忠义”的肯定与补偿22-26
- 1. 当朝起用23
- 2. 追谥赠官23-24
- 3. 恩荫子弟24-26
- 四、士人群体的反应26-32
- (一) 请求停止廷杖26-28
- (二) 仰慕受杖者28-30
- (三) 君父观念下明代士人对廷杖的接受30-32
- 五、受杖者本人与家庭的反应32-38
- (一) 受杖者本人32-36
- 1. 固执的恪守臣责32-33
- 2. 舍身取义33-34
- 3. 社会道义的驱使34
- 4. 传统的忠孝观念34-36
- (二) 家庭的反应36-38
- 结语38-39
- 附录39-46
- 参考文献46-50
- 后记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培贵;明代文官荫叙制度考论[J];历史研究;2005年02期
2 李宜霞;杖刑源流论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1028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2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