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华县大地震震害及救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0:38
本文关键词:明代华县大地震震害及救治研究
【摘要】:华县大地震发生在明嘉靖乙卯年,对嘉靖朝社会造成极大地破坏,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面对这一灾难,嘉靖政府和社会基层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予以救治。本文主要利用官方的历史书籍、地方志、碑刻以及私人的诗文杂记等史料对华县大地震造成的影响以及震后嘉靖政府和社会基层组织的救助情况进行系统研究,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学术界对华县大地震的研究现状,目前学者们主要集中研究华县大地震的震中、震级、发震构造、地质构造、烈度分布、震害类型、八十三万死亡人数是否属实以及造成这么大伤亡的原因等,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而对震后嘉靖政府和社会基层组织的救助情况却极少涉猎,这便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二部分略加探讨了华县大地震对嘉靖朝社会造成的影响。从两个方面来介绍华县大地震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即华县大地震对社会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长期影响。从华县大地震造成人口死亡惨重、对建筑物和文物的破坏、对地表和水位的影响、引起粮食短缺和社会混乱等方面阐述了华县大地震对社会造成的直接影响;从华县大地震造成疫病的流行、对经济的影响、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以及对教育的危害等方面阐述了华县大地震对社会造成的长期影响。从这两个方面集中反映了华县大地震对社会造成严重破坏的程度。 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面对破坏性如此大的地震灾害,明至上而下各个阶层的救灾应对举措。主要介绍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受灾地区的救治举措以及社会基层组织的自救措施,进一步分析了政府救助和社会基层组织自救措施的优劣点:中央政府救助滞后且救助不力;地方政府救助虽然相比较中央政府而言比较及时,但是把救助的重心放置在对灾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公廨城墉的修缮上;社会基层组织的救助虽然比较细化、具体,切切实实针对民众灾后所需进行救助,但是救助程度不稳定、救助渠道有限、救助对象范围小。但总体来说,各个阶层的救灾举措相互补充、互为表里。此外,笔者进一步探讨了面对如此大的突发性地震灾害,明中央政府救治行动较为迟缓、救治措施失当且救治不力的原因,从意识范畴即“灾异遣告说”和物质范畴即国家财政匮乏两个方面对此予以详细地论述。 第四部分是结语。对全文的研究予以阶段性的总结和阐述。从赈灾主体、赈灾措施、赈灾机构运转方式和赈灾对象等方面阐述了嘉靖朝社会救灾机制存在的严重缺陷。研究华县大地震后嘉靖政府和社会基层组织的救灾举措,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华县大地震这一历史事件,进而使我们意识到:震灾加剧了社会危机,而救灾制度的不完备、国家综合国力的衰弱,同样也可以造成社会抗灾能力下降,使地震灾情可能有加重的趋势。
【关键词】:嘉靖乙卯 华县大地震 震害 救治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节 绪论9-13
- 第二节 华县大地震对社会造成的危害13-24
- 一、华县大地震对社会造成的直接影响14-19
- (一) 华县大地震造成人口死亡惨重14-15
- (二) 华县大地震对建筑物和文物的破坏15-16
- (三) 华县大地震对地表和水位的影响16-17
- (四) 华县大地震引起粮食短缺和社会秩序混乱17-19
- 二、华县大地震对社会造成的长期影响19-24
- (一) 华县大地震造成疫病的流行19
- (二) 华县大地震对经济的影响19-20
- (三) 华县大地震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20-22
- (四) 华县大地震对教育的危害22-24
- 第三节 救治举措24-49
- 一、中央政府的救灾举措24-29
- (一) 如例修省 祭告山川24-26
- (二) 勘灾蠲赈 选贤治灾26-28
- (三) 重筑险隘 收瘗尸体28-29
- 二、中央政府赈救不力的缘由29-33
- (一) 主观方面的原因29-30
- (二) 客观方面的原因30-33
- 三、地方政府的救灾举措33-44
- (一) 镇压暴动 安置民众33-36
- (二) 修复营缮 发展生产36-43
- (三) 明法饬令 与民休息43-44
- 四、社会基层组织的自救44-49
- (一) 社会基层组织自救的优越性44-45
- (二) 社会基层组织者施救的原因45-46
- (三) 社会基层组织的救助措施46-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敏;明代山东省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5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4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