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对川西少数民族统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22:23
本文关键词:北宋对川西少数民族统治研究
【摘要】:宋朝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羁縻统治,设置羁縻州县峒,任命各民族大小首领为官,并世袭其职。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北宋对川西少数民族实行“因俗而治”,在生活习惯和法律上都给予一定的照顾。在处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时,宋朝统治者也都倾向于采取调和与抚慰的办法安定夷人。边地众多民族杂居,情况要比汉地复杂,这就对地方官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要熟悉当地的风土民情,精明能干有远见卓识等。艰苦而复杂的环境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与性情,民族地区官员的升降、奖惩无不与民族事务息息相关。 在化解“蛮乱”方面,北宋采取以怀柔为主的民族政策。在大多数情况下,统治者对“蛮乱”的处理是比较谨慎的,尽量用招抚的办法而不使事态扩大。为了保证边疆的稳定安宁,宋朝统治者曾多次下令禁止乱杀夷人,以怀柔之心来对待少数民族。为了防止夷民“叛服不常”,宋朝常以土酋的子女为人质,或是令由夷人组成土兵走在部队的最前面。在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州县,通常是修建堡寨来防范“蛮寇”。在与少数民族的军事防御对抗中,也时常伴有大大小小的军事冲突与斗争,对于少数民族的反复抗争,宋朝多以武力残酷镇压。 在经济方面,笼络少数民族。宋朝与四川少数民族实行茶马贸易,利用茶叶交换中原所缺少的马匹,双方各取所需,即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又达到了用经济手段加以控制的目的。由于许多民族冲突是由经济差距所引起的,厚赐朝贡也是宋朝驾驭少数民族的一重要经济手段。此外,在少数民族地区,宋朝也会给予赋税减免的经济优惠政策。
【关键词】:成都府路 潼川府路 少数民族 川西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绪论8-11
- 1.1 选题的学术研究动态8-10
- 1.1.1 专著8
- 1.1.2 论文8-10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0-11
- 2 北宋对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方式11-23
- 2.1 羁縻政策:因俗而治与任用土官11-16
- 2.1.1 因俗而治12-14
- 2.1.2 任用土官14-16
- 2.2 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官员的任用与黜陟16-23
- 2.2.1 官员的任用16-19
- 2.2.2 升迁、奖赏与惩处措施19-23
- 3 化解川西少数民族地区蛮乱之举措23-30
- 3.1 怀柔蛮夷:纾乱却难的首选23-25
- 3.2 必要的军事进剿25-30
- 3.2.1 军事防御25-26
- 3.2.2 军事征讨26-30
- 4 对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笼络30-38
- 4.1 茶马贸易30-32
- 4.2 经济控制与交流32-36
- 4.3 赋税减免36-38
- 5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禹明先;南宋播州路的形成和研究[J];贵州文史丛刊;1995年04期
2 邓辉;两宋时期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经济与货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彭武一;唐宋年间土家族先民的族属问题[J];江汉论坛;1983年05期
4 李杰;两宋时期土家族地区经济述略[J];江汉论坛;1998年09期
5 段绪光;试论宋代在湘鄂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统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6 刘复生;宋代“泸夷”地区民族关系的演进[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马力;北宋北江羁縻州[J];史学月刊;1988年01期
8 林文勋;;宋代西南地区的市马与民族关系[J];思想战线;1989年02期
9 刘复生;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的民族成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10 段超;宋代土家族地区农业发展浅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本文编号:1105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0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