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辽代林牙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3:12

  本文关键词:辽代林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林牙 文班司 翰林院 职能


【摘要】:辽代的林牙制度是辽代官制的重要部分。研究辽代林牙制度,对了解辽朝文官体系整体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研究的林牙官员主要包括文班司、大林牙院、南北院林牙、行枢密院中的左右林牙、四局都林牙、群牧都林牙等。第一部分总结了前人关于辽代林牙的研究成果。之后从林牙官员的起源、人员构成、官吏选任、职能四大方面着手,考察了文班司、翰林院的演变过程,全方面地研究了辽代林牙的制度。林牙,最早从辽代书记官开始,发展到辽太宗时创制文班牙署、翰林院,到圣宗时建立大林牙院。至此,大林牙院和翰林院,一北一南形成辽朝主要的文官体系。林牙官员选拔包括世选、科举、近侍和恩荫等。而不同级别林牙则各自有不同的职能,高阶林牙为草诏、修史、应制诗词、掌礼议礼、出使、领军等;低阶林牙主要负责掌管簿籍和基础的书记工作。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通过辽代北面官制的整体变化趋势,即部族制形成和封建化加深,分析辽代林牙官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官体系,,在封建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出现的由简到繁再到衰落的特点。
【关键词】:林牙 文班司 翰林院 职能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91.42;K24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7
  • (一)本文的选题价值、意义8
  • (二)本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8-16
  • 1. 辽代林牙的起源9-11
  • 2. 南北面林牙官职的形式和人员构成11-12
  • 3. 辽代林牙的职能12-14
  • 4. 辽代北面官制整体发展趋向下的林牙官制演变特点14-16
  • (三)本文研究方法介绍16-17
  • 一、辽代林牙官的起源和发展17-26
  • (一)辽代林牙官设置的背景及发展经过17-24
  • (二)大林牙院创设之后的文班司24-26
  • 二、南北面林牙官职的形式与人员构成26-48
  • (一)南北面林牙官职的主要形式26-44
  • (二)林牙官员的构成及其选拔44-48
  • 1. 世选制45
  • 2. 科举制45-46
  • 3. 著帐官和近侍46-47
  • 4. 恩荫制47-48
  • 三、辽代林牙官员的职能48-54
  • (一)高阶林牙的职能48-52
  • 1. 负责相应的文书事务48-50
  • 2. 礼仪、外交职能50-51
  • 3. 军事职能51-52
  • (二)低阶林牙的职能52-54
  • 四、辽代北面官制整体发展趋向及林牙官制演变特点54-59
  • (一)辽代北面官制的整体发展趋向54-57
  • 1. 部族制度的形成55-56
  • 2. 封建化的不断加深56-57
  • (二)林牙官制演变特点57-59
  • 1. 仿汉制由简而繁57-58
  • 2. 先天不足导致的失败模仿58-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3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63-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继忠;论辽法二元现象及其融合趋势[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2 张国庆;;论辽代前期辽帝对汉族官员的利用与限制[J];黑河学刊;1989年03期

3 赵云田;;辽朝北面官制度考[J];晋阳学刊;1982年06期

4 房广顺;;辽代汉官制度的演变——兼评韩德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5 李桂芝;契丹贵族大会钩沉[J];历史研究;1999年06期

6 李锡厚;辽代宰相制度的演变[J];民族研究;1987年04期

7 张志勇;辽朝选任官吏的方式考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何天明;;辽代翰林院探讨[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9 何天明;试论辽朝政权机构的特点和渊源[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03期

10 王一鹏;翰林院演变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高福顺;辽朝科举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为放;辽代北面宰相制度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108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08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e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