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胡适批判”中的顾颉刚

发布时间:2017-10-30 06:00

  本文关键词:“胡适批判”中的顾颉刚


  更多相关文章: 顾颉刚 胡适之 五十年代 辛树帜 改造运动 思想改造 夏曾佑 学术理路 今文家 崔述


【摘要】:正顾颉刚自称与胡适发生联系始于一九二零年,可见胡顾订交之早,而在时人眼中,他们又是亦师亦友的同道。凭此密切的关系,在五十年代举国批胡的氛围中,顾颉刚是无法置身事外的。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顾颉刚也逐渐学习和认同马列理论。在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一日顾颉刚给好友辛树帜的信中认为自己还有右派思想,"我该就这时痛自改造,以期在新社会中不致b^格。在学问方面,我也必须丢掉胡适的‘庸俗进化论’而接受严正的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顾颉刚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第四十一卷,280页)。顾颉刚在日记和信件中承认学
【关键词】顾颉刚;胡适之;五十年代;辛树帜;改造运动;思想改造;夏曾佑;学术理路;今文家;崔述;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顾颉刚自称与胡适发生联系始于一九二零年,可见胡顾订交之早,而在时人眼中,他们又是亦师亦友的同道。凭此密切的关系,在五十年代举国批胡的氛围中,顾颉刚是无法置身事外的。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顾颉刚也逐渐学习和认同马列理论。在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一日顾颉刚给好友辛树帜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绳;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J];学习与探索;1994年03期

2 魏邦良;;在鲁迅与顾颉刚夹缝中的朱家骅[J];文史天地;2008年12期

3 李民;可贵的治学精神──悼念顾颉刚先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4 臧知非;顾颉刚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J];文史哲;1993年05期

5 以舟;《古史辩》学派主帅顾颉刚的为人[J];炎黄春秋;1998年12期

6 赵利栋;《古史辨》与《古史新证》——顾颉刚与王国维史学思想的一个初步比较[J];浙江学刊;2000年06期

7 黄东;顾颉刚的老师[J];咬文嚼字;2003年05期

8 韦勇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形成及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李友唐;钱穆与学术名人[J];文史春秋;2004年07期

10 张慧;;顾颉刚的档案史料观[J];湖北档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长为;;关于禹诞期的辨难——读《顾颉刚年谱》札记之二[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2 刘俐娜;;顾颉刚的古史研究及其意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3 华以丹;;千古风物宜长计——切实保护苏州古城历史街区[A];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资料汇编[C];2006年

4 李久安;;略述孟姜女故事研究[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丕宇;;“杞梁妻”与“孟姜女”:历史递变中的山东核心[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曲金良;;孟姜女传说在唐代的流传——基于敦煌写本的几点再探索[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新华;;真爱无疆——孟姜女故事流传至今的魅力在于对纯贞爱情的讴歌[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邹明华;;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9 安志强;;京剧流派演员——从学谭鑫培最好的是周信芳谈起[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党明德;;我与民俗学会[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散木;顾颉刚的委屈[N];北京日报;2008年

2 曾江;学者热议顾颉刚研究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师 唐小兵;矛盾体:五四之子顾颉刚[N];东方早报;2011年

4 顾潮;《顾颉刚全集》:一波三折的出版历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李有智;鲁迅和顾颉刚的是与非[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张京华;顾颉刚:岂一个“才情”了得[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罗韦;用平凡的力量造就伟大的事业[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记者丁玎;纪念顾颉刚诞辰110周年[N];人民日报;2003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徐真真;父亲的善良不溢于言表[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顾潮;影响顾颉刚治学命运的书[N];北京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2 章原;古史辨《诗经》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D];山东大学;2005年

6 谢进东;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斯满红;古史辨派易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郭小英;中国现代学术性自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慈恩;20世纪上半期通俗史学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尚可;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黄正术;重新审视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D];苏州大学;2004年

3 曲文雍;《禹贡》半月刊作者群的中华民族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倪平英;相似外表下的不同内核[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尹燕;《禹贡》半月刊的学术世界[D];山东大学;2008年

6 石中琪;顾颉刚与新红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白宪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郭永琴;《尚书·禹贡》中的贡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9 魏玮;《孔子家语》“三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传;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6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16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9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