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饶州周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12:21
本文关键词:元代饶州周氏研究
【摘要】:“江西多豪杰之士”、“江西人物之盛,前后相望”①,饶州周氏家族就是元朝时期江西地区有名望的大族,元王逢称“周氏饶望族,自宋世德茂”②,其家族成员周应极、周伯琦等在仕宦、文学方面的不懈努力,使周氏家族在江南享有较高的声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康熙年间王克生编撰《鄱阳县志》时,在《宦绩》、《儒行》、《忠节》等部分该家族就有七人收录其中。周氏家族由元初避世到中后期积极入仕,这种行为的转变在江南大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广泛收集周氏家族史料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考察了周氏家族成员的仕宦、交游,以及文学方面的成就,揭示了周氏家族在元朝发展的全过程。本文从以下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探讨了宋元鼎革之际,饶州周氏家族对新朝的态度,以及元朝在江南的统治稳定之后,周氏家族政治动向的转变。周(?)曾在南宋为官,宋亡后不欲仕元,隐逸不出。但随着元朝在江南统治的稳定,家族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求周氏子弟改变不仕思想,积极入仕,因此该部分紧接着从周应极兄弟入手,探讨周氏家族转变行为,开始在元朝入仕的过程。饶州周氏以儒起家,因此入仕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文学。周应极以文儒闻名于京师,经人推荐给仁宗,打开周氏家族在元朝的入仕之门,为后世子孙入仕奠定基础。周应奎与应极不同,早备于宿卫。但从整个周氏家族子弟进入仕途的情况来看,应极的入仕途径才是周氏家族子孙入仕的主要途径。由周(?)的避世到周应极、周应奎兄弟的积极入仕,体现了周氏家族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转变。第二部分考述了周氏家族在元朝中后期发展的过程。在第三代人周伯琦的努力下周氏家族在仕宦和文学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周伯琦自泰定二年进入仕途,投身宦海数十年,辗转于地方和中央,受到顺帝赏识,在仕途上取得很大成就;自身文学修养也很高,著有《近光集》、《扈从诗》、《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无论是官职还是文学方面的成就,都是其他几代人无法比拟的,伯琦无疑是元代饶州周氏家族的灵魂人物。伯琦的努力不仅为子孙做出了榜样、奠定了基础,而且还提高了周氏家族在元末政坛和文坛的地位。第三部分论述了周氏家族在元末的蛰伏,以周宗仁为代表的周氏子弟开始淡出仕途,这种行为除了与个人性格有关外,还与元末恶劣的政治环境有关。通过对周宗仁归隐行为的考察,可以看出该家族对元朝政治态度的微妙转变。第四部分探讨了周氏家族在元末明初的延续发展,笔者认为周浈是这一时期该家族的代表,他也是该家族中在明朝为官的第一人。周浈在明朝入仕与周(?)初入元时情况有所不同,他不是选择避世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而是在新朝积极出仕,笔者分析应与“华夷之防”有关。第五部分考察了饶州周氏家族的家学并探讨了其家族文化的成因。周氏家族家学底蕴深厚,家族子弟在诗学、书法、绘画和文字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周伯琦的篆法自成一家,字体圆润可爱又不失豪气,家族诗学提倡吟咏真性情,率性而成。周氏家族能够在元中后期取得如此大成就,家族成员自身的努力是最主要的,但人文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觉;周伯琦及其《说文字原》[J];辞书研究;1993年03期
2 方爱龙;;元·周伯琦·理公岩记[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李纯一;;奻懰用、庸、甬并奻娭钟名之演变[J];考古;1964年06期
4 谷鸿;;周伯琦书法鉴赏[J];秘书;2014年07期
5 ;《通鉴续编》二十四卷[J];文献;1979年01期
6 朱仲岳;;馆藏善本琐记[J];上海博物馆集刊;1992年00期
7 陈得芝;;元察罕脑儿行宫今地考[J];历史研究;1980年01期
8 王霞;;从《六书正讹》看周伯琦的文字学思想[J];语文学刊;2009年02期
9 王灿炽;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古驿站遗址──榆林驿初探[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锦玲;元代饶州周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磊;《六书正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22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2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