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3:04

  本文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秦国 人才观 春秋战国


【摘要】: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很特殊,其虽然经过了数代的经营完成了从崛起到统一的大业,但却没能赢得当时诸侯的接纳和后世的赞誉。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和形象对其人才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构成了秦人才观的时代背景。根据《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文献中对秦国记载量的变化,可以将秦国的发展划分为独立发展、秦晋冲突、秦齐制衡和独霸天下四个阶段。在秦国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原诸侯对秦国的态度也经历了从漠视、逐渐接受到抵制的过程。在对秦国的评价中,对其人才观方面的评价占了很大一部分。在秦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外来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秦国的人才观和人才政策在不同时期,随着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在秦国发展的第二阶段,其人才观受到当时时代环境的影响较大,较为注重人才在德上的素养,虽然也引进了一些人才,但多是受迫入秦,秦国当时对人才的吸引力还很小。在秦国发展的第三阶段,由于受到商鞅变法的影响,秦国在人才观上受到法家影响较大,非常注重人才在增强国力方面的作用。秦国在发展的第四阶段,统一大势已成,人才观也更加的全面。秦国在正确人才观的指导下,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致使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中心从晋国转移到齐国,最终归到了秦国,推动了一股以秦国为中心的由少到多、从近到远、从单一到丰富的人才‘流动潮流。这种以秦为中心的人才流动,促进了秦国与诸侯各国之间的交流,成为秦国获取外界情报信息的重要渠道,入秦的外来人才还给秦国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技,在秦国各方面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秦国的发展、人才观和人才政策与以秦为中心的人才流动之间互相影响,使得秦国从落后走向富强,最终统一六国。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64.2;K231;K2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苏民;;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意义[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2 齐秀生;;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述略[J];齐鲁学刊;2006年02期

3 黄留珠;秦客卿制度简论[J];史学集刊;1984年03期

4 冯庆余 ,阎忠;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J];史学集刊;1991年01期

5 王晖;;从《秦誓》所见秦穆公人才思想看秦国兴盛之因——兼论《书·秦誓》的成文年代及主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杨东晨;;秦人的崛起与纳贤[J];文博;198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立振;春秋晚期的贤人群体探析[D];郑州大学;2005年

2 李春红;《孔子家语·相鲁、始诛》篇所记孔子事迹言论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35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35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a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