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亚洲、东方与汉学主义

发布时间:2017-11-30 17:40

  本文关键词:亚洲、东方与汉学主义


  更多相关文章: 三十年 汉学 文化自觉 现代性 东方 形象学 学人 亚洲 跨文化 理性基础


【摘要】:正我们这代人,或许已经很难看到启明的星斗;但东方现代性的自觉意识,恐怕已经是呼之欲出。这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自觉,更不如说来自求知寻源之后的自然理路。季羡林先生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因其缺乏学术论证而往往不太被学界所接受;但在我看来,似乎也应重视其学人理性基础上的跟着感觉走的良好意识。就此而言,讨论亚洲和东方的概念,无论如何是非常重要的,而将对中国的关注纳入到这一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我们这代人,或许已经很难看到启明的星斗;但东方现代性的自觉意识,恐怕已经是呼之欲出。这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自觉,更不如说来自求知寻源之后的自然理路。季羡林先生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因其缺乏学术论证而往往不太被学界所接受;但在我看来,似乎也应重视其学人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爱博;;中国十大传奇状元[J];文史天地;2005年12期

2 ;西学东渐与文化自觉[J];国际学术动态;2009年01期

3 ;“改革开放三十年亲历记”征稿启事[J];文史月刊;2008年05期

4 顾朴,张群群;汉学是一门科学吗?[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5 ;说文谈史[J];教师博览;1994年11期

6 郑天星;俄国汉学:儒佛道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7 王毅;李景鑫;;互识与沟通: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写在《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文译本出版之际[J];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朱俊瑞;;梁启超与近代“国学”概念的提出——兼论中国近代国学思想形成的几种分析路径[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张发财;;历史九卦[J];中外文摘;2011年16期

10 郑师渠;;考察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文化思潮变动的新视角[J];史学史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家范;;历史检讨的视域及其多义性[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2 谢金良;;关于国学研究的若干思考[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宗闾;;香港盛会 四海论学[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4 熊月之;周武;;迈向繁荣的海外中国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5 赵生群;;《史记》三家注称引《左传》《国语》考校[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6 袁洪亮;;也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兼论现代化的起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书刊简称对照表[A];唐史论丛(第六辑)[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仿汉学”更容易出活儿?[N];文汇报;2009年

2 夏盼;千年女尸身世考与“戏说”之演绎[N];学习时报;2004年

3 记者 王杨;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京召开[N];文艺报;2009年

4 李学勤(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严绍t,

本文编号:1239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39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