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陵江流域历史军事地理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代嘉陵江流域历史军事地理初步研究
【摘要】:历史军事地理是研究历史时期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了解古代的军事地理是更好地认识当代军事地理的重要条件,目前学术界对军事历史地理的研究仍旧比较薄弱,尤其是嘉陵江流域历史军事地理的研究,至今仍少有论文出现,因此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以“清代嘉陵江流域历史军事地理初步研究”为题,可以弥补前人在这一地区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亦可丰富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的研究的成果。 嘉陵江流域西控蜀中,东引汉中、荆襄地区,北接秦陇、关中地区,南连云贵,其地北有秦岭、巴山之固,中有剑门之险,南有长江天堑,兼有重庆、保宁等军事重镇,更显其在四川地区乃至全国版图中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本文以清代为断代,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地域,从历史军事地理的角度,结合史实,分四个部分对清代嘉陵江流域军事地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了嘉陵江流域地理要素与军事的关系,主要从嘉陵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状况及交通状况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第二部分论述了清代嘉陵江流域的战事及主要力量的行军路线,此部分叙议结合,详细论述了张献忠据蜀时期和白莲教战争时期嘉陵江流域各方势力的行军路线、攻防态势等,简略论述了吴三桂割据西南时期和白莲教战争后嘉陵江流域的战争概况;第三部分通过对清代嘉陵江流域战事的梳理,概括了战事分布的时空特征,并分析了时空分布特征的原因;第四部分则通过对嘉陵江流域关隘寨堡的梳理,概括了嘉陵江流域关隘寨堡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出现这一特征的原因,另外此部分还论述了清人对嘉陵江流域关隘寨堡军事要素的利用状况。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了清代嘉陵江流域发生的战事地点从战略要地向非战略要地转移,从中心城市向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转移,清人仍旧将防御作为主要的军事战略思想等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9;E2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强;蜀道历史军事地理论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喻辉;;平定三藩之战中康熙的作战方略[J];黑龙江史志;2011年14期
3 罗婵;清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和控制[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4 周忠庆;嘉庆年间白莲教在汉水流域的反清斗争[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5 周琳;白莲教起事与巴山老林附近地区乡村防御体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刘丽君;;浅析清康熙朝平定“三藩之乱”研究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关于清军在平叛中对民间人口的荼毒劫掠[J];集宁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7 赵圣涛;;白莲教起义失败原因探析[J];理论界;2010年10期
8 江田祥;;爪牙与叛逆:胥吏与清中期白莲教起义——以乾嘉之际白莲教“当阳教团”为中心[J];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3期
9 冯云英;清代八旗都统制简论[J];满族研究;1999年04期
10 孟姝芳;从档案看“三藩之乱”中清廷胜利的原因之一——招抚政策的关键作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所 马强;[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易宇;清代四川地区嘉陵江流域陆路交通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永忠;甘肃绿营兵与清代西北边疆[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84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8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