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割股疗亲”语境中的观念与信仰
发布时间:2017-12-16 17:34
本文关键词:传统中国“割股疗亲”语境中的观念与信仰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出发,对传统中国社会特有的"割股疗亲"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割股者忍受肢体的痛苦去疗亲的行为反映出社会环境中复杂的观念与信仰。在佛教的影响、他人的效仿、官方主流意识的推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隋唐以后,"疗亲"成为割股者的主要目的,进而促成了割股疗亲模式的集体构建。割股疗亲的根本则在于"股"所凸显的孝行象征话语。割股前的祭祀祝祷、禁忌话语等彰显了割股者的意志力,更显现了割股疗亲行为的私密性与神秘性。社会各方对此行为截然相反的态度以及国家制度与实践的自相矛盾,说明儒家伦理存在自我冲突。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11&ZD093) 四川省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清代州县官民日常生活中的观念与信仰》(编号:XBYJ2012C03)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割股疗亲”,原意指割取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医治父母的疾病,它大致发韧于隋唐,至宋元、明清乃至民国皆有割股疗亲的行为,且遍布各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割股疗亲行为在割取部位、疗治对象等方面都有所扩大,这种行为因“行孝”的内涵而受到旌表,同时也因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穆仲夏;;“割股”小史[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2 刘光明;“割股”词义的演变[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3 王美华;官方旌表与唐宋两代孝悌行为的变异[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2期
4 张凤花;;近代“割股疗亲”风气探析[J];大家;2012年09期
5 范红娟;;精英文化和民间行为的交涉互动——明清“割股疗亲”戏曲的文化解析[J];南都学坛;2011年03期
6 潘荣华;杨芳;;论宋代旌表政策对民间“割股”陋俗的影响——以《名公书判清明集》旌表文告为中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孙秀华;皖南的割股陋习[J];江淮文史;2000年03期
8 王旭光;;陋习割股[J];文史知识;1999年05期
9 金宝祥;;和印度佛教寓言有关的Qi件唐代槰俗[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亮文;;法、俄藏敦煌书仪相关写卷叙录[J];敦煌学辑刊;2010年02期
2 王秦;;十年来“唐宋变革”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张小艳;“心”旁误作“,
本文编号:1296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9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