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古代中国“铭金纪法”传统初探

发布时间:2017-12-17 07:11

  本文关键词:古代中国“铭金纪法”传统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铭金纪法 金石 铭刻 法制传承 物勒工名 器以藏礼 西周铭文 田土交易 古代中国 青铜器铭文


【摘要】:"铭金纪法"是中国先秦时期尤其是青铜时代法制传承的重要方式,主要体现为商周时的"器以藏礼"、春秋时的"器以布法"、战国时的"物勒工名"等。伴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法律纪事呈现"金石并重"的局面,这意味着持续800余年的"铭金纪法"传统的衰微和更具有生命力的"刻石纪法"法制传承方式的勃兴。"镂之金石"的中国古代法制传承的传统,因此确立。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FX013)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将法律规范、契约或诉讼缘由、过程、结果等铭刻于青铜器或石碑上,公布彰显,以垂久远,这是从先秦直至清末一以贯之的事实,也是古代中国法制文明的一个重要传统。这一传统在先秦时期形成,秦汉时得到巩固,汉唐以后发扬光大。由商周至战国“铭金纪法”的演绎传承,以及始自战国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朱智武;;中国古代墓志起源新论——兼评诸种旧说[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4 冯利兵;卜风贤;;秦汉时期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徐彬;论唐代法律史的编纂成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张金俊;;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邹春生;秦汉财务审计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刘向明;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看汉初吏治的特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柏中,隋文家;秦朝利用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的规范管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张信通;;秦汉时期的乡亭[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发松;;从“移风易俗”看秦汉对地方社会的控制[A];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重庆工学院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内部控制课题组;;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内部控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王健;;民间信仰与明清江南的经济、社会空间:以苏松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王俊;;明代地方公祠田初探——以地方志材料为中心[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罗运环;;楚地出土简帛与荆楚文化[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6 李雪梅;;中国古代碑刻中的教育法律信息[A];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郑显文;;从中国古代的民间结社看民众的法律意识[A];中华法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8 张伯元;;《汉律摭遗》与《二年律令》比勘记(上)[A];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李雪梅;;从告示碑看光绪年间的主要社会问题[A];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严健民;;论中医理论的魂[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光耀乾坤[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2 孙洪军;清代按察使历史角色及其嬗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陈道义;古代汉字书法装饰之道[D];苏州大学;2008年

4 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郭浩;汉代地方财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陈晨捷;论儒家思想对西汉社会风尚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明敏;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法文化内涵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高志超;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变迁[D];暨南大学;2008年

9 张小坡;清代江南公共教育资源筹措配置的历史地理学分析(1644-1911年)[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唐红林;中国传统民事契约格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炜;“随枣走廊”明清时期民居形制承传与衍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刘子英;西汉属国问题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尉慧丽;明代户籍档案工作刍议[D];山东大学;2009年

4 王雪丽;间接正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辛世芬;论顾炎武的金石学成就与贡献[D];山东大学;2009年

6 张卓琳;秦郡县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维波;毕沅与金石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宇;《阮庵笔记五种》校注[D];广西大学;2008年

9 齐雅莉;张掖地区古代宗教简述[D];兰州大学;2008年

10 敖海平;甘肃交通碑铭概述[D];兰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翠芹 ,李世旺 ,金石;干活赔书[J];课堂内外(小学版);2004年02期

2 松清;《金石盟》[J];世界电影;1981年06期

3 ;金石篆刻[J];山东对外经贸;1996年01期

4 李毅;戴笠以“娇妻”“尽孝”之痛[J];档案时空;2004年07期

5 儒霖;笔歌墨舞 金石造极 序羊民书刻艺术展[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关怀;金石书画缘[J];书画艺术;2000年06期

7 ;《村小故事多》[J];电影;2002年11期

8 陆草;论近代文人的金石之癖[J];中州学刊;1995年01期

9 魏龙泉;“金石堂文化广场”的奇迹[J];中国出版;1994年03期

10 金石人品;金石人品[J];美术观察;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天祥;;金石校勘考据贵在精确谨严——对《跋龙门地区新发现的三件唐代石刻》(其一)录文的商榷[A];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吴六灵;秦运忠;陈懋弘;罗志军;;广西兴安金石早期脆性剪切带型金矿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吴晓秋;;明代金石番长官司印考[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4 丁晓卿;;新时期中国农民传统性格的流变——从回回到禾禾再到郭金石[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5 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6 拜根兴;;《大唐平百济国碑铭》关联问题考释[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7 库宝善;;兴趣-探索-成果[A];第十二届全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广存;焦德森;;1949年前山东博物馆发展概况[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9 郭荣章;;秦石刻文化探述[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潘玉坤;;西周铜器铭文被动表述与语序[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石”扛鼎之作再展多彩内涵[N];建筑时报;2005年

2 通讯员 沈丽净 记者 张祝钦;金石化肥公司与湖北企业跨省合资合作[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3 记者 温婕;金万泰金石化肥异地改造项目奠基[N];石家庄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胡金陵;精美紫金石欲向世博会亮名片[N];淮南日报;2009年

5 本报通讯员 秦宗道;“就是想为群众办点事”[N];安康日报;2007年

6 马钧;金石气韵 真力弥漫[N];青海日报;2003年

7 中国高尔夫协会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韩烈保;如诗如画的大连金石高球场[N];中国花卉报;2007年

8 杨利娜;西安金石国际大酒店:全力打造国际化商务酒店[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民众;台湾金石堂进高雄瞄准休闲观光人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姚悦;金石书画打造紫砂文化[N];中国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立民;処昌q尽对刀铰占恰费芯縖D];复旦大学;2006年

2 李新城;东汉铜镜铭文整理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陆锡兴;诗经异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1999年

4 邹华清;杨守敬学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葆青;小儿癫痫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纸上山河金石声[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2 熊明祥;以《张迁碑》为例探讨实物在金石书法研究中的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慧华;王昶的文学文献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朝加本;浅谈吐蕃赞普时期的石碑及摩崖石刻文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高秀清;宋代“书迹题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亚生;缪荃孙文献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忠涛;杨宾《大瓢偶笔》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桂晓亮;米书《芜湖县学记》碑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任丽静;化工企业CIPS的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贺国强;道咸宋诗派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99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99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1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