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
发布时间:2017-12-19 13:42
本文关键词: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 出处:《复旦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清代淮河流域的交通路线四通八达。其布局为:水路以淮河及颍河、涡河等支流为主航道,正阳关为淮河水路交通枢纽。淮河流域的水路交通优势尤为显著。淮河流域陆路以京师至江南、湖广的南北驿路为主线,凤阳府为陆路交通之中枢。清代淮河流域的交通路线是中原、淮扬、江南、湖广之间商业运输的重要通道。清代淮河流域交通变迁的趋势为:淮河水路航线自上游向下游移动,航程缩减;清末传统的驿路转变为新式的铁路、公路。陆路交通优势上升,蚌埠成为淮河流域的交通枢纽。需要注意的是,清代沿淮各城镇交通条件的变化较为复杂,城镇兴衰的情形也有显著差异。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变迁与城镇兴衰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与清代淮河流域手工业生产的普遍落后有重大关联。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12.9;K2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强;;明至民国时期亳州交通与商业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李强;马陵合;;近代皖北交通中心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正哲;明清怀远县城的时空特征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8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0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