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称谓所见中国古代“乡制”的缘起和演变

发布时间:2018-05-03 04:00

  本文选题:“乡” + 称谓 ; 参考:《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摘要】:“乡”是古代乡村政治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级组织 ,在文献记载和研究著述中往往“乡里”并称。早在西周文献和金文中“乡”字就出现了 ,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 ,乡及与乡有关的人物事项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 ,乡的性质、治理范围、作用功能等也发生着大小盈缩的变化。这些变化较为明显地表现在称谓的变化之中 ,本文拟在现有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乡”为中心 ,以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关“乡”的名称、称谓为重点 ,对乡的缘起和演变作—个初步的疏理。
[Abstract]:"Township" is a very important organization in the ancient rural political system, which is often referred to in literature records and research works. As early as the literature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word "township" appeared in the Jin text, in the course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he village and its related personages have undergone a very complex evolution process, the nature of the township, the scope of governance, The function and so on are also taking place the change of the size and shrinkage. These changes are obviously reflected in the change of appellation. Based on the existing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intends to focus on the "township" as the center and the historical names and appellations of the "township" as the focu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township for-a preliminary dredging.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恒全;汉代田税百亩征收说确难成立——与臧知非先生再商榷[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赖琼;汉长安城的市场布局与管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臧知非;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矿业税收制度试析——兼谈西汉前期“弛山泽之禁”及商人兼并农民问题[J];史学月刊;2003年03期

4 李衡眉;齐国奴隶考述[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5 臧知非;汉代田税及其相关问题——兼与周国林同志商榷[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海燕;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光华;简帛禁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谭宝刚;老子及其遗著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群;地方行政视角中的中国早期国家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玉;秦汉乡亭治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爱清;秦汉里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杨利锋;秦汉连坐制度初探[D];西北大学;2006年

5 芦军;祭祀与中国早期国家历史互动进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张信通;秦汉乡里制度和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赵理平;从课役农到依附民[D];苏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丘;;汉代太学的政治作用及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余春江;;舞台与角色:建筑在罗马内战中的政治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范若兰;;后苏哈托时代伊斯兰教与印尼政治民主化[J];当代亚太;2007年04期

4 刘晓玲;;无奈的绝响——诸城派古琴的勃兴以及在诸城的式微[J];人民音乐;2007年02期

5 李建军;;文学与政治的宽门[J];小说评论;2007年02期

6 韩书堂;;美学想像的政治与政治批判的美学——爱德华·赛义德文化研究模式的贡献及其困境[J];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7 彭清深;;传统谱学在晚唐党争结局中的衰落[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王安庭;;论荀子的文艺思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文瑞;;宋代乡村行政管理体制初论[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浪波;;服膺孙犁[J];散文百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继耘;;略论两汉经学对古代封建教育的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2 曾继耘;;略论两汉经学对古代封建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燮平;;明西宫在永乐迁都过程中的政治作用[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4 郭道久;;规范党和人大的关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良;;和谐社会需要参政党发展[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江天;;浅谈儒学荣辱观对建立现代荣辱观的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渝祥;;政策、法规的选择与评价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费用-效益分析[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葛壮;;20世纪后期国内对当代伊斯兰教的研究综述[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9 iJj9增;王培友;;《椨奿外P场费芯縖A];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戒忍;;论正信佛教与“法轮功”正邪不两立[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陈友骏;菅政府外交欲“咸鱼翻身”[N];文汇报;2010年

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陈友骏;菅政府外交欲“咸鱼翻身”[N];文汇报;2010年

3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陈友骏;菅政府外交欲“咸鱼翻身”[N];文汇报;2010年

4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陈友骏;菅政府外交欲“咸鱼翻身”[N];文汇报;2010年

5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陈友骏;菅政府外交欲“咸鱼翻身”[N];文汇报;2010年

6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陈友骏;菅政府外交欲“咸鱼翻身”[N];文汇报;2010年

7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陈友骏;菅政府外交欲“咸鱼翻身”[N];文汇报;2010年

8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陈友骏;菅政府外交欲“咸鱼翻身”[N];文汇报;2010年

9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陈友骏;菅政府外交欲“咸鱼翻身”[N];文汇报;2010年

10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陈友骏;菅政府外交欲“咸鱼翻身”[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宋文献;我国乡镇财政体制重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刘再聪;唐朝“村”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九十年代的中美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东;昭和天皇与田中义一内阁[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薇;另一种形式的“卡里斯玛”[D];复旦大学;2009年

3 周烨;解密命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刘鹏;殷海光自由主义民主观的文化价值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蕾;北齐宗室阶层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袁飞;试论贞观统治集团的民本思想[D];吉林大学;2006年

7 高荣茹;两汉后妃选拔、教育及后妃与政治关系问题考述[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益萍;周扬、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思想比较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宋海燕;美国现代第一夫人的开端[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彭文平;日本对东盟的经济援助及其政治化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36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836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8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