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李铭汉及其《续通鉴纪事本末》
本文选题:李铭汉 + 《续通鉴纪事本末》 ; 参考:《图书与情报》2004年06期
【摘要】:文章对李铭汉先生的主要生平事迹、著述及其史学地位作了考述 ,并对《续通鉴纪事本末》的成书、体例、内容、价值及其版本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有助于正确认识李铭汉先生的史学地位及其《续通鉴纪事本末》的学术价值 ,并为全面研究纪事本末体史书提供依据。
[Abstract]: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main life deeds of Li Minghan, his works and his historical status, 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book, style, content, value and edition of the book and its historical status. It is helpful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Mr. Li Minghan's position in historiography and its academic value,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books of the end of the Chronicle.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林东;;范晔“谋反”新说——兼论沈约对范晔的评价[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2 陈彦辉;春秋行人辞令简论[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3 贺双非;《吴越春秋》的作者版本及价值[J];图书与情报;2004年02期
4 梁长洲;讲史,第一要紧就是真实[J];出版史料;2005年01期
5 许刚;张舜徽先生之“《史通》学”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何晓昕;东南风水初探[J];东南文化;1988年Z1期
7 高长青;论清代乾隆时期的辑佚书活动[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3期
8 陆静卿;汉晋之际妇女精神风貌的转变及其与士风的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9 晁天义;“古史辨”派与20世纪的《春秋》性质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10 李绍平;《逸周书》考辨四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永革;;开物成务与经史统观:论蕺山学派的经世特质及其效应[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汪邦铭;;简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志士程家柽[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严寿征;;察变观风,史有子意——读刘咸p槨吨问沸髀邸穂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刘银昌;;《史记》易学与数术学发微[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伏俊连;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4 贾建飞;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9 魏景波;唐代长安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刘再华;晚清时期的文学与经学[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t,
本文编号:1958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95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