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史记》学术史传研究——春秋至西汉中叶的士人状况

发布时间:2018-06-02 22:24

  本文选题:司马迁 + 《史记》 ; 参考:《人文杂志》2003年03期


【摘要】:司马迁在《史记》中提供了一系列从春秋到西汉中叶间士人的传记 ,他在其中重点描述这些士人的生活轨迹。本文概括地分析了司马迁的叙述和那些士人的思想间的关系 ,回答了与中国古代士人早期历史相关的一些问题。
[Abstract]:In the Records of History, Si Maqian provides a series of biographies of scholars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 which he focuses on describing the life of these schol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rration of Si Maqian and the thoughts of the scholars and answers some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cholars in ancient China.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基金】:渭南师范学院重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0 1YKF0 0 7)
【分类号】:K2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公亮;人文精神的现代性——兼论审美的边界性[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葛荃;论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现代转换[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张卫东;略论孔子的军事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刘刚;宋玉年世行迹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王兵,张征;试论庄子学派与宋玉的亲缘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袁刚;隋朝监察制度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7 张强;道德伦理的政治化与秦汉统治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邹水杰,岳庆平;西汉县令长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常森;;《两都赋》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刘雪河;先秦“义”学新论[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龙文玲;;《诗经·陈风·月出》主旨辨正[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李天生;;感受民间赛社的文化内涵[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2 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宏峰;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张林;张仲景辨治疼痛的方法及其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侯中伟;张仲景针灸学术思想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尹雪华;先秦两汉史传作品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温翠芳;唐代的外来香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卢静;《礼记》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珏;班固与汉代文学思想[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华英;《太平广记》语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继红;网络笑话初探[D];四川大学;2007年

3 宋洋;繁峙作头墓葬所出带钩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杨敏;“淫诗”说:朱熹《诗》学与清代《诗》学分歧之焦点[D];四川大学;2007年

5 霍美丽;话语转换与价值重塑[D];四川大学;2007年

6 许林如;三杨与明初政治[D];山西大学;2007年

7 吴峰;“上/下”对称和不对称的历时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陆玲华;从西汉历史看商品经济的兴衰与法制[D];苏州大学;2006年

9 田野;《孟子》中所载孟轲所述史实真伪问题辩正[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功;从野人到君子[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世华;司马迁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80年06期

2 陈可青;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及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杨迅;论《史记》的民间文学色彩[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周本淳;“天下非小弱”解[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周修睦;吕后评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韩兆琦;关于韩愈的《伯夷颂》[J];齐鲁学刊;1980年02期

7 张维华;司马迁与《史记》[J];文史哲;1980年01期

8 张维华;论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J];文史哲;1980年05期

9 李伯勋;司马迁生卒年考辨——驳王国维《太史公系年考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10 顾易生;司马迁的李陵之祸与发愤著书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苇;;略论先秦儒道两家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2 胡显中;;司马迁和班固经济思想比较[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3 吕培成;;努力开创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新局面[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文立;;司马迁视野中的西部——读《史记·六国年表》R勛覽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强;;司马迁德治思想的来源[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张晓明;;司马迁人学思想概论[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惠富平;;试论司马迁的农业经济思想[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何炼成;;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经济学家[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张晨;;论司马迁的悲剧意识[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何梅琴;;司马迁与先秦优秀士人[A];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悝司马迁论质量[N];中国质量报;2000年

2 赵生群;从《正义》佚文考定司马迁生年[N];光明日报;2000年

3 王日根;地域性历史研究刍识[N];光明日报;2000年

4 易平;司马迁生年考证中的史料鉴别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5 郝孚逸;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N];湖北日报;2000年

6 记者 伍斌;“太史公”铁笔铮骨垂青史[N];解放日报;2000年

7 ;新书推荐[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向兵;仇永力:工作着真舒畅[N];人民日报;2000年

9 张勇 李祖坤;韩城何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N];陕西日报;2000年

10 孙春e,

本文编号:1970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970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7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