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广西卫所的建立与“撞兵”的身份转变
本文选题:广西 + 明朝 ; 参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元朝在广西实行的屯田政策,产生了一批称为"撞兵"的人群,明初放弃了元朝在广西的屯田系统之后撞兵失去了作用。这些撞兵的身份发生分化,有的转为了民籍,有的就此脱离了国家控制,成为赋役体系之外的"s^人"。随后明朝发现广西的卫所规模不足以维持对广西的控制,便开始陆续增置卫所。洪武八年(1375),桂林的广西卫扩充为桂林中、右二卫。桂林茶洞、藤县五屯、宾州迁江等地的"s^人"都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身份的转变,但是由于自身历史传统以及进入卫所方式的差异,这个过程对不同人群而言有不同的影响和意义。洪武八年是一个标志年份,一部分"s^人"通过明初广西卫所增置的契机,获得了新的身份。
[Abstract]:The policy of the Yuan Dynasty to open the fields in Guangxi produced a group of people called "colliding soldier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army collided with the army after abandoning the system of the Yuan Dynasty in Guangxi. The identity of these colliding soldiers has been divided, some of them have been converted to citizenship, and some have thus left state control and become "sans" outside the system of taxation. Later, the Ming Dynasty found that Guangxi's Wei Institute was not large enough to maintain its control. Hongwu eight years of 1375, Guilin Guangxi Wei expansion to Guilin, the second right Wei. The "s people" in such places as Cha Tung in Guilin, Wutun in Fujian County and Qianjiang in Pennsylvania have all changed their identities in this process, bu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own historical traditions and ways of entering the Wei Institute, This process has different effects and meanings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Hongwu eight years is a mark year, a part of "s ^ people" gained a new identity through the opportunity of increasing Guangxi Wei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红;明代卫所移民与地域文化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2期
2 刘金祥;明代卫所缺伍的原因探析——兼谈明代军队的贪污腐败[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3 施剑;;试论明代浙江沿海卫所之布局[J];军事历史;2012年05期
4 陈梧桐;;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的丰硕成果——评梁志胜《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J];唐都学刊;2013年04期
5 梁勇;;浅论明代河北的卫所和军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6 杨晨宇;;明中后期的卫所“民化”[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4年01期
7 唐珊;;明代湘南地区卫所考略[J];学理论;2012年12期
8 师里;;净军考[J];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03期
9 张荣仁;明代兵制与济宁“卫所”的设置及演变[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巨澜;;略论明清时期的卫所漕运[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晓卫;;明代贵州土兵与卫所军之关系[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2 张金奎;;明末屯军自耕农化浅析[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3 张金奎;;洪武时期山东沿海卫所建置述论[A];明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4 奇文瑛;;论洪武时期故元官兵安置与军事卫所建设[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方志远;;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6 卜永坚;;万历朝鲜战争第一阶段(1592—1593)的明军——以《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卫所选簿为中心之考察[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牛传彪 中国杜会科学杂志牡;巡洋会哨与明帝国海疆防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友庭;晋藩屏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孟凡松;郡县的历程[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鑫;明代云南卫所考论[D];云南大学;2016年
2 董学林;清前期云贵卫所变革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朱莎莎;明代山东军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晨;明代辽东沈阳中卫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5 严欢;明福建沿海卫所防御体系的空间量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温娜;山东卫所在清代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冯志华;明代卫所军制下的清勾制度[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杨文彬;明朝蓟镇卫所及其人员生活状况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9 焦华;威海地区明代卫所保存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王晓慧;山东运河沿岸卫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81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98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