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稻作文化与种子神话传说
本文选题:稻作文化 + 神话 ; 参考:《理论学刊》2005年11期
【摘要】:稻作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类型,它与“种子”神话传说有着特殊的关联。这类种子起源的神话也是中国各民族特别是南方民族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南方民族的种子神话传说以稻种起源说居多,体现出了丰富的稻作文化背景和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Abstract]:Rice culture is a kind of cul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which has a special relation with "seed" myths and legends. The myth of the origin of this kind of seeds is also a common cultural phenomenon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south. The seed myths and legends of the southern nation are most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rice seed, which embodies rich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multi-level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rice cultivation.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932;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曹柯平;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存再研究及中国稻作农业起源新认识[J];东南文化;1998年03期
2 史军超;哈尼族文化英雄论[J];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传山,郑斯仁,丁序飞,孙学亭,金兴旺,王静;水稻旱育精作时空理论与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2 高洁;姜明松;李广贤;陈峰;袁守江;;水稻分蘖角度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3 王新兵;张婧;王晓珍;孙丽丽;徐昆;张红雷;;浅析水稻空壳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9期
4 夏仲炎,王学栋;水稻理想株型的再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1990年01期
5 胡润,徐光荣,陆祥林;不同秧龄对早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6 杨联松,白一松,许传万,胡兴明,王伍梅,佘德红,陈桂芝;水稻粒形类型及其遗传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7 杨联松,白一松,陈多璞,杨剑波,丁超尘;粳稻谷粒性状间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8 张祥明;胡润;程生龙;叶北朝;郭熙盛;刘春盛;;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9 陈启康;田曾元;沙文锋;顾拥建;戴晖;朱娟;;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Ⅳ)[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10 郭昌俊,,胡稻铧,沈钢,夏仲炎;双季稻S_(9042)和D_(9055)高产配套栽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梅;陈祖琨;鲁法庭;魏宁颐;;哈尼族医药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宇;谭本玲;;支系多样性与民族共同性——以红河州哈尼族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陈启康;沙文锋;顾拥建;戴晖;朱娟;;海涂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程三六;朱德文;肖宏儒;陈永生;;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与设备的研究[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徐宁生;刘旭云;;加强生物能源产业研究的若干建议[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6 何燕;李政;;GIS支持下的巴西陆稻种植气候区划[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娄伟平;薜根元;孙永飞;张维祥;;气象条件对超级稻协优9308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娟;;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水稻影响的事实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王铁军;曹帮州;王莉;陈莉莉;;硫肥对常规粳稻的肥效研究[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10 王芳恒;;论少数民族哲学与社会思想的应有地位和作用[A];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静;精确农作管理模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王平;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戴剑;杂交稻亲本SSR指纹图谱构建及两系杂交稻和大青棵鉴定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马均;不同穗重型水稻的形态、理生化特性及产量潜力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5 刘鸣达;水稻土供硅能力评价方法及水稻硅素肥料效应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2年
6 杨海生;江苏水稻安全生育与产量形成的温光生态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7 周晓冬;水稻籽粒接受灌浆物质的能力及其与谷壳的关系[D];扬州大学;2004年
8 杨勇;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9 严定春;水稻管理知识模型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刘立军;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调控途径[D];扬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曹甲子;吉林省高产水稻品种源库特征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时红;双季水稻对夜温升高的响应及其生理生化机理[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3 胡靖宇;水稻和薏苡颖花开放的调控[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马瑶;哈尼族原始历史意识[D];云南大学;2011年
5 刘江岩;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及调适[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6 王朝林;瑶族《盘王大歌》与民间信仰[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7 余阳;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手抄文献俗字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曹旦;栽培措施对杂草稻生长及其与栽培稻竞争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万春光;不同引发处理对水稻苗期耐冷性及老化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倪玉峰;水稻旱育秧苗特征特性与高产配套栽培技术[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斯;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宏观透视[J];农业考古;1995年01期
2 梁肇佐;雷英章;;稻作文化与隆安壮族娅王崇拜[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3 李子贤,胡立耘;西南少数民族的稻作文化与稻作神话[J];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谷因;布依族稻作文化及其起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冈崎敬;李梁;;关于中国古代稻作文化的考古学调查研究[J];农业考古;1988年02期
6 雷英章;;稻作文化与隆安壮族节庆习俗[J];创新;2009年08期
7 陈益;;稻根绵延[J];雨花;1997年08期
8 玄松南;菲律宾群岛的稻作文化——依伏卡奥族的稻作神话传说[J];中国稻米;2003年03期
9 黄粟嘉;;徐福是日本推广江南稻作文化的先行者[J];农业考古;2006年04期
10 古剑;;北大荒,我的北大荒(组诗)[J];北大荒文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祥川;刘继鹏;张咸民;奚金宝;张j泉;;照射粮食的营养卫生研究 (六)人食用室温尟存一年半的照射稻谷的观察[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二届全国营养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2 田晓静;王俊;魏兰兰;;基于生物超弱发光的稻谷霉变特性检测[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晏路明;;基于灰色模型优化的区域稻谷单产动态分析[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董怡为;;稻谷的摩擦带电特性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付鹏程;靳钟江;王双林;向飞;刘著昌;;在贮稻谷整仓通风调质试验研究[A];中国粮油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4年
6 章礼亮;孔晓玲;张勇军;;基于单片机的进仓稻谷湿度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严桂芹;章世元;葛加根;郭新华;周联高;俞路;;高赖氨酸转基因稻谷替代玉米对肉鸡生产、屠宰性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顾仁宏;;试论推动粮食干燥机械化的几个问题——对江苏连云港地区推广稻谷干燥机械化的见解[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伍金娥;常超;;稻谷储藏中主要营养素的变化[A];第三届全国粳稻米产业大会专集[C];2008年
10 郑国华;黄会萱;胡友战;韦启鹏;蒋云生;;稻谷型饲粮养猪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佼 江毅;稻谷,连根都干透了[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 通讯员 字正张;稻谷丰收粮农乐[N];大理日报(汉);2007年
3 李尖;买米先买稻谷,新鲜![N];温州日报;2008年
4 韩汝彪 记者 杨晓伟;今年稻谷收购价大幅上调[N];锦州日报;2009年
5 川粮;四川稻谷收购进度加快[N];粮油市场报;2005年
6 王坤仁 蒋耀楚 记者 黄连星;湖南道县五粒稻谷世界最老[N];科技日报;2004年
7 张景华;广东古椰贝丘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N];光明日报;2006年
8 韩振声;亏损迫近:三江平原遭遇卖稻难,建三江尤甚[N];粮油市场报;2007年
9 吴通;宁南:稻谷乡农户喜获农业保险金[N];凉山日报(汉);2009年
10 黄浩波;湖南早稻收购结算补运费成了“潜规则”[N];粮油市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炳僖;韩国神话历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李栋;稻谷干燥应力裂纹生成扩展及抑制的试验研究和机理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3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芳;台湾海峡两岸射日神话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宋杰;内陆干旱区几种盐生植物种子和幼苗抗盐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于勇;γ射线辐照对稻谷小麦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振伟;丝绸之路神话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加瑞;小麦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分离及种子淀粉品质的遗传改良[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10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得红;安庆市农户稻谷储藏现状调查[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2 陈坤杰;稻谷平床深层干燥试验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吴建冰;龙胜壮侗语族群民间歌舞的稻作文化内涵和意义转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芬;中国上古民族复生神话中龟、蛇意象探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周婧;试从歌谣俗语略论越南稻作文化[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6 富莉娜;转Bar基因抗除草剂稻谷对妊娠小鼠亚慢性毒性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旭;转SCK/Cry1Ac基因稻谷对米蛾生长发育及解毒功能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8 卜会玲;神话中的蛇意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晓东;神话思维范式与科学思维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孙艳波;转抗除草剂Bar基因稻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01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00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