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代四川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

发布时间:2018-11-12 20:46
【摘要】:清代四川并不存在明显的祭祀圈和信仰圈。作为四川"地方性"文化的主导因子之一,民间信仰与综合文化的分区基本一致。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可分为川西平原民间信仰区、川东北民间信仰区及川南民间信仰区等三个大区。川西民间信仰区自然崇拜遗留较多,与农业相关的神灵崇拜及民间信仰较为兴盛,民间信仰的娱乐化特征非常明显;川东北民间信仰区自然崇拜等信仰遗存较多,质朴而有古韵,与农业相关的神灵崇祀虔诚而质朴,尚巫传统突出,鬼巫信仰兴盛,各亚区存在较大差异;川南民间信仰区古老信仰保留最多,最为古朴,特色民间信仰较多,受少数民族影响更为明显,民间信仰更加古朴和原始。清代四川民间信仰的地域差异是四川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的一种适应性结果。
[Abstract]:There was no obvious circle of sacrifice and belief in Sichuan in Qing Dynasty. As one of the leading factors of Sichuan's "local" culture, folk belief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ivision of comprehensive culture. The folk belief in Sichuan in Qing Dynas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the folk belief area of western Sichuan plain, the folk belief region of northeast Sichuan and the folk belief region of southern Sichuan. Western Sichuan folk worship region left more natural worship, and agriculture related worship of gods and folk beliefs are more prosperous, folk beliefs of entertainment characteristics are very obvious; In Northeast Sichuan folk belief region, there are many remaining beliefs, such as natural worship, simplicity and ancient rhyme, religious worship and simplicity of the god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outstanding witch tradition, flourishing belief of ghost witches, and grea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ub-regions. The ancient beliefs in the folk belief area of southern Sichuan are the most ancient, the most simple, the characteristic folk beliefs are more obvious, the folk beliefs are more simple and primitiv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folk belief in Sichuan in Qing Dynasty is an adaptive result of the differenc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in Sichuan.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巴蜀移民社会研究”(13XZS031)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及其现实价值研究”(2014BS061)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大招标项目“基于统筹城乡改革视角的重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文化传承的实证研究”(sisuzd2012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3;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应华;宗刚;;西藏旅游业的富民强区贡献及其区域差异[J];中国藏学;2012年04期

2 欧向军;甄峰;叶磊;杨恒;顾秋芸;;江苏省城市化质量的区域差异时空分析[J];人文地理;2012年05期

3 袁海;;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2期

4 王小平;;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关系分析——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J];农业考古;2010年06期

5 龚义龙;;三峡地区的区域差异与前清移民高潮在各区域的梯次出现[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年01期

6 姜海宁;谷人旭;;江苏省FDI区域差异及其分级优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7 林荣琴;试析《史记·货殖列传》与《汉书·地理志》中的风俗地理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8 张伟然;湖南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区域差异[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04期

9 张伟然;湖南民祀的区域差异[J];宗教学研究;1995年04期

10 张力仁;河西走廊民风的区域差异[J];西北史地;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叶芳;;1978年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的分析[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蓝丁丁;韦素琼;;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主要因素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3 陈修颖;楼丽婷;;浙江省科技资源存量的区域差异及评价[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丁文斌;王雅鹏;;基于湖北省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趋势分析[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建国;;我国省际区域差异的五大特征[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6 林晓珊;;浙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区域差异:一项基于客观指标的聚类分析[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广万;;区域差异与旅游资源互补是发展大区域旅游的核心——兼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和粤东旅游区域的形成[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8 范霄文;;基于FPCA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分析[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2年第1期)[C];2012年

9 赵济;;中国区域地理改革趋向[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曹云者;韩梅;夏凤英;颜增光;周友亚;郭观林;李发生;;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物环境标准取值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开新 郭子源;“东慢西快”持续 区域差异缩小[N];经济日报;2013年

2 王s,

本文编号:2328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328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9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