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鸣凤政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0 14:36
【摘要】:本篇论文旨在研究鸣凤政权从建立到灭亡的方方面面。现今古史研究对鸣凤割据政权研究较少,大多都是在后梁研究的基础上对萧铣建立的鸣凤政权有所提及。鸣凤政权是存在于隋末唐初的割据政权,由于其建立者萧铣的特殊身份,使得鸣凤政权在隋末唐初的政治舞台上有着一定的地位影响和研究价值。此篇论文拟从五个方面对鸣凤政权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篇论文的选题缘起、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现存史料条件下研究存在的困难及研究史回顾等。 第二部分为论文主题部分,总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鸣凤政权史实钩沉。介绍了萧铣从起兵到政权灭亡的整个过程。第一节即为萧铣起兵,在此节主要论述了萧铣起兵的始末、萧铣与后梁的关系、萧铣仕宦杂考及对于萧铣起兵地点是罗县还是罗川县进行辨析。第二节主要写鸣凤政权建立的过程,首先对其年号进行辨析,因史料对其年号有“凤鸣”和“鸣凤”两种不同的记载,所以参照史料对年号进行确定。第二、三方面论述鸣凤政权的郊祀体制和行政体制,由于史料记载的限制,此方面的研究参照萧梁及后梁的制度。第三节阐述鸣凤政权的鼎盛和内部政争。说明了鼎盛时期的表现以及内部政争的历史史实。第四节,本章的最后一节,说明鸣凤政权的衰落以及衰落的原因。 第二章为鸣凤政权疆域考实。主要考察了鸣凤政权大致的地域范围及统治范围的区县详考。重点为统治区县详考,,关于此方面主要参照《旧唐书》地理志的内容,史料对萧铣统治时期此统治地区的情况说明不多,主要是依据萧铣统治前隋的情况和平萧铣后唐在此地区的统治情况,最终得出萧铣统治时区县的大致情况及疆域的大致范围。 第三章为鸣凤统治集团论述。本章旨在介绍鸣凤政权兴起所依据的各方势力:一方为隋末唐初的江南地方豪族,此为萧铣政权的主力,或者说萧铣政权军权的主力;二为隋室的旧臣,此势力多是在隋炀帝遇弑、隋灭之后,各方群雄争霸的情况下依附于萧铣以求保全,他们势力较强,除了有一定的兵力,还有所统的地域,他们在归附萧铣时一般都携地归附,因此在萧铣政权中属于权贵,有很高的地位,同时他们也有文才武略,对鸣凤政权的统治做出过一定的贡献,是鸣凤政权中不可缺少的一集团;三为流民武装,此集团在鸣凤政权中分量较少,只在起兵初期有过一定的接触;四是萧氏后梁旧臣苗裔,这是萧铣政权的文官队伍的主力,对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等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因为他们祖辈来自后梁政权,因此是对鸣凤政权寄托感情最多的集团。 第四章主要是介绍鸣凤政权与隋末唐初的政治。重点分析了鸣凤政权与李唐政权之争、鸣凤政权与林士弘政权交涉以及鸣凤政权与其他地域集团的交涉情况,以此看出鸣凤政权在当时唐初政治舞台上所产生的影响。 第五章是写鸣凤旧臣与唐初政治。本章主要采取个案研究,以岑文本、刘洎、高士廉三位人物为重点,叙述他们在唐初的政治行为,以此来说明他们对唐初政治的影响。 最后一部分为文章的结语和附录部分。此部分主要对文章的总体的总结。附录主要是:鸣凤政权大事记、萧铣及主要政治人物的世系表、萧铣统治区域图示。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照;;梁季江陵政权始末及江左士族社会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万绳楠;;从陈、齐、周、三方关系的演变看隋的统一[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3 唐燮军;;何之元《梁典》述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03期

4 李万生;读《周书·萧奼传》书后[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张国安;;梁末政治斗争及其分野[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6 王光照;后梁兴亡与南北统一[J];江汉论坛;1999年04期

7 吴昌叶;;略论后梁立国之原因——以萧梁皇族政治斗争为视角[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8 陈金凤;后梁政权与南北朝晚期政局[J];唐都学刊;2002年03期

9 唐燮军;从南朝士族到晚唐衣冠户——吴兴沈氏在萧梁至唐末的变迁[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曹道衡;昭明太子和梁武帝的建储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昌叶;萧氏后梁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6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16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3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