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羲之;;历史上“零记录”的科举考试[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1年07期
2 王金龙;;《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勘误四则[J];历史档案;2011年03期
3 魏羲之;;历史上“零记录”的科举考试[J];文史天地;2011年05期
4 胡海义;吴阳;;明清科举考试的特点[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冯健郁;;笔筒上的科举文化[J];收藏界;2011年09期
6 孙玉祥;;不会答题怎么办[J];视野;2011年16期
7 刘绍义;;如厕为何称“出恭”[J];工会博览(下旬刊);2011年07期
8 廖晓晴;;论清入关前的科举制[J];兰台世界;2011年14期
9 罗春香;;唐朝的“文凭”欺骗[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6期
10 诸葛忆兵;;论宋人落第诗[J];文史哲;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志成;;科举与花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2 周振鹤;;清末科举考试策问中所反映的世界与中国(提要)[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3 张捷夫;;清代山西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4 金滢坤;;唐五代科举考试中的冒籍——中国最早的“高考移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杨齐福;;移民与清代台湾科举制度[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6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乔长阜;;李白不预科举原因浅探[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8 张杰;;清代殊卷所见蒙古旗人科举家族[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9 魏明孔;;唐代科场作弊及防范诸对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王熹;;明代朝野对科举制度的评论[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红英;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N];中国档案报;2003年
2 谭学立;清末海州最后一次科举考试[N];团结报;2000年
3 王波;清代四川贡院全新亮相[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通讯员 高兆辉 袁旺 记者 赖有生;清科举考试“手抄书”现三乡[N];中山日报;2009年
5 刘一平;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滇南万户春[N];云南日报;2011年
6 陆建承;科举之恶果[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李宏伟;在嘉定感受科举[N];光明日报;2006年
8 廖君;170多年前科举考试有多难?清代乡试卷现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伍晓蔓;沉潜七年的精心之作[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张佐;云南的科举家族[N];云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党伟龙;中国古代读书人健康问题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肖建新;宋代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的基本问题[D];河北大学;2007年
6 王吉清;唐代的早期教育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夏卫东;清代科举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邓建国;科举制度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郭宝军;宋代文选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赫;《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曹靖华;明代科举与明代司法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刘小庆;清代士子科举考试活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旭;八旗科举仕途:1644-1795——与金元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鹭;唐五代科举习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恩荣;明代科举士子备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绍东;法律与社会:晚清科举考试法规评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俊起;清代中晚期科举考试偏重书法风气之考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叶伟;唐代落第诗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10 李海霞;从科举取士重策论看公务员考试的改革方向[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8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282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