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唐代陇右地区自然灾害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6 16:50
【摘要】:陇右地区地域辽广,山峦密布,深居大陆且地形地貌与气候都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因此灾害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多以旱灾、地震、霜冻、风雪等灾害为主。由于历史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社会经济水平总体而言比较落后,而在唐前期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商贸拓展,使得陇右许多地区繁盛一时,而在后期则饱受战乱的蹂躏摧残。陇右地区的自然灾害有四大特性。其一,季节性明显,如旱灾,风沙多发生在春天、冬天;黄河水溢易发生于夏季;霖雨造成的庄稼减产多发生在秋季,而霜冻、风雪等则多在秋冬。其二,突发性,地震、雷电等灾害尤为明显。其三,因地貌复杂呈现出灾害影响的地区性明显。其四,灾害频次低,因地广人稀,受灾程度总体较低。载入史籍的唐代陇右地区自然灾害共32次,且每种灾害除地震有9次外,其余均不超过5次。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人口相对其他地区较少,受灾人口往往也相对较少。自然灾害会引发灾荒,造成饿殍遍野,流民大量产生及社会动荡的现象。自然灾害会导致劳动力丧失,庄稼减产,影响社会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此外,还会对战争的产生及战局变化产生影响。同样,自然灾害对人们产生的危害程度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政局稳定,政治清明时,报灾、防灾与赈灾制度都会实现较好的落实。此外,水利措施的兴修对陇右地区旱灾的预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图文】:

灾害,陇右,总数,蝗灾


表 2-1 唐代前期陇右地区自然灾害及其所灾害 次数 所占灾害总数比例所占唐年)旱灾 2 14% 1蝗灾 不详 不详 不水灾 1 17% 1雷电 不详 不详 不风沙 不详 不详 不雪灾 2 14% 1霜冻 2 14% 1地震 4 29% 3饥馑 3 21% 2疫疠 不详 不详 不总数 14 100%

陇右,灾害,蝗灾,雪灾


表 2-2 唐代中后期陇右地区自然灾害及其所占比灾害类别发生次数所占灾害比例所占 后期比例(153 年)旱灾 1 6% 1% 蝗灾 2 11% 1% 水灾 2 11% 1% 雷电 2 11% 1% 风沙 1 6% 1% 雪灾 2 11% 1% 霜冻 不详 不详 不详 地震 5 28% 3% 饥馑 2 11% 1% 疫疠 1 6% 1% 总数 18 100%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锷;陇右文献的内容与研究状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施光明;略论陇右地区在蜀魏抗衡中的地位和影响[J];社会科学;1988年06期

3 伏俊连;“陇右文献丛书”简评[J];社科纵横;1990年04期

4 达浚;千古沧桑话陇右[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04期

5 达浚,韶蓉;汉唐丝绸之路与陇右的开发[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03期

6 李清凌;汉唐陇右少数民族[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03期

7 王忠禄;;陇右的开发与汉代陇右文学[J];甘肃高师学报;2013年06期

8 金家诗;陇右儒学与李延寿史学[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维洞;;雍际春《陇右文化论丛》(第二辑)一书出版[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维洞;;《陇右文化概论》一书出版[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正中;;在自由贸易格局下,欠发展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广西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马启忠;王德龙;;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反思[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梁明惠;;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4 杨再昌;罗应华;;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因素及其对策[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袁正中;;在自由贸易格局下欠发展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广西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6 文东伟;冼国明;;对外开放、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第二十五章 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的关联性[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8 艾南山;;从横断山谈康藏地区的发展(详细摘要)[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9 敖荣军;;劳动力区际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综述[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10 侯绍庄;;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刍议[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雍际春;陇右文化的地域特征[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肖洁;陇右原生态民间艺术将聚天水[N];兰州日报;2006年

3 ;打造文化精品 提升城市品位[N];天水日报;2010年

4 记者 丁晓刚;陇右讲堂:恩想文化传播断平台[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5 ;陇右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之奇葩[N];光明日报;2005年

6 雍际春 余粮才;陇右地域文化的基本特点[N];天水日报;2006年

7 霍志军;陇右文学的价值、特色与影响[N];天水日报;2006年

8 本报综合报道;陇右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之奇葩[N];西部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赵建卿;“陇右讲堂”:天水文化新名片[N];甘肃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孙爱华;《陇右革命纪念馆陈展大纲》通过评审[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樊秋丽;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陆平;中国水资源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模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方悦萌;清朝前期对南方土司地区的法治统治[D];云南大学;2015年

4 顾先问;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周帅;中印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互动[D];外交学院;2017年

6 黄欣;基于微分博弈理论的地区间减排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7 罗丽;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萍;唐代陇右地区自然灾害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2 胡凯伦;中古陇右作家及其作品简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维军;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陇右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折东;汉魏时期陇右军事地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邱小培;《乐府诗集》中陇右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会会;陇右地区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转化与利用[D];天水师范学院;2015年

7 徐芳;陇右文化与唐传奇[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种竟梅;杜甫陇右诗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赵仁杰;自然灾害冲击的应对机制选择:理论与中国经验证据[D];西北大学;2017年

10 史辉;从“无为”到“联动”:国家动员影响下自然灾害的应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32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32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