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唐代粮仓管理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7 15:57
【摘要】: 唐代粮仓按照仓谷来源可以分为正仓、义仓、常平仓,同时唐政府为了某种特定需要又设置了太仓、军仓、转运仓、神仓等。这些粮仓若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两种,即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粮仓和由地方管理、中央监督的粮仓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粮仓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都设有专门的官吏来管理。地方上的正仓、义仓由尚书省户部下的仓部司来管理,常平仓由太府寺下的常平署来管理,太仓由司农寺下的太仓署来管理,转运仓则直接受辖于司农寺。唐朝政府在对粮仓设置严密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设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财务勾检和法律法规方面来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到了唐后期,随着使职的大量设置,使职也在仓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常平仓更为明显,在唐后期常平仓的管理已经使职化了。另外,粮仓的受粮、粮食在仓窖中的管理和粮仓的放粮制度也是粮仓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大量的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粮仓建筑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能够实现仓谷的长久保存。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古代封建社会,有如此高水平的储粮技术和完善的粮仓管理制度,无疑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唐代的粮仓管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机制,相互脱节。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329;K242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雅芝;唐代粮仓管理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妮妮;唐代厅壁记及其史料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3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33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