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主宰社会的治乱兴衰——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的若干认识
【作者单位】: 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东;略论孔子的军事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刘刚;宋玉年世行迹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王兵,张征;试论庄子学派与宋玉的亲缘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袁刚;隋朝监察制度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5 张强;道德伦理的政治化与秦汉统治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邹水杰,岳庆平;西汉县令长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常森;;《两都赋》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刘雪河;先秦“义”学新论[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9 李元;论经学与西汉时代的知识分子[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10 陈彦辉;春秋行人辞令简论[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龙文玲;;《诗经·陈风·月出》主旨辨正[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李天生;;感受民间赛社的文化内涵[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泽文;春秋时期的纪年铜器铭文与《左传》的对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陈博;从理想社会构思到社会政治实践——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D];西北大学;2003年
10 马增强;《仪礼》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刚岩;论《史记》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及其形成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家钊;两汉救荒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梅蕾;隋唐童蒙教育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侯深;蔡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翁俊松;《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裴闯;颜延之生平创作平议[D];厦门大学;2001年
7 王铭;唐宋之际“四书”的升格运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呼东燕;论孔子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聂丽娟;张载、张协、张亢集校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邢铁;;独特的视角 独到的见地——谈毛泽东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认识[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溯源;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关于治乱兴衰的思考[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3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3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