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排行制与实名敬避问题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天德,张宗福;从神本走向人本——殷商西周时期的文化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丁放,袁行霈;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梦奎;上古崇玉习俗的文化阐释──先秦玉文化研究之一[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4 高其才;;瑶族习惯法特点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5 陈艳美;论现代化语境中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4期
6 刘阳;周东立;;传统节俭美德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冲突与调和[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许嘉璐;论民族文化的雅与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以民间文学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朱竞梅;清代北京城市地图研究的总结与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黎汝标;;试论布依族的谷魂崇拜[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顾乃忠;;文化是多元的还是一元的——评《甲申文化宣言》的文化多元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黄楼;;唐宣宗朝地方政局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6 拜根兴;;初唐将领王文度事迹考述——兼论唐与百济、新罗的关系[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7 曲如意;孙文钟;;试析宋代史料笔记中医药学资料的研究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林志鹏;;释楚系简帛中的“弼”字——兼论车蔽之形制及别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9 吴夏平;;论类书与唐代(隐木)括体诗[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黄清发;;论唐人自撰墓志及其本质特征[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陈永正;所有权构造论[D];四川大学;2002年
4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鲍江;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周乔建;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赓哲;贞观十九年唐对高丽的战争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军;五代使职官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炎炎);巴蜀本土建筑的回归[D];重庆大学;2001年
4 杨智红;唐千方妇女墓志所反映的婚姻与家庭生活[D];西北大学;2000年
5 贾俊侠;先秦史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姜清波;仕唐三韩人事迹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潘梅芳;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西方形象[D];暨南大学;2003年
8 朱雪里;李杜与玄肃权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卫东;唐代荥阳郑氏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慧芬;唐代藩镇使府节度掌书记考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杭;中国历史上的排行制与实名敬避问题[J];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544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4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