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宋初士人阶层及其基层社会文化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08 08:55
【摘要】:北宋立国之初,随着赵宋朝廷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以读书人为代表新兴科举士人阶层迅速的崛起,并顺利的取代了过往的门阀士族,形成新兴的科举士人家族。与此同时,士人阶层不仅仅是赵宋朝廷解决武人跋扈、动辄倾覆政权的一个有效途径,他们还是朝廷实现对基层社会有效控制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入宋以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使得以往超经济手段的人身控制变得不再可行,阀阅之家因此迅速的衰落,而新兴的科举士人阶层倘若想要顺利的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那么他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显然,这与赵宋朝廷的意愿是不谋而合的,但是,与以往门阀士族所拥有的政治经济特权相比,新兴科举士人阶层的内部脆弱性表现的十分明显,这是赵宋朝廷选择他们的原因,但是,如何在这种条件下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是决定这个阶层,乃至整个社会历史走向的巨大难题,然而,,经过士人阶层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套以文化属性为内里,依靠科举制度、伦理观念为外表的文化控制体系,正是,凭借着这一社会控制体系,新兴的士人阶层实现了本阶层家庭和家族的巨大发展,同时依靠这一体系实现了对基层社会有效控制,并且这种控制的优势体现在两宋政权持续了319年而并没有亡于内乱,即便如此,两宋也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久的政权,而这当中士人阶层与其主导的基层社会文化控制是功不可没的,本文将自北宋建立之初,对士人阶层的崛起以及文化控制方式的发展和变化进行研究,力图能够揭示出宋初士人阶层与文化控制间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2 李宝臣;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唐宋以来民族认同史反思[J];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3 杨建宏;论宋代家训家范与民间社会控制[J];船山学刊;2005年01期

4 裴淑姬;;论宋代的特奏名制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刁培俊,张国勇;宋代国家权力渗透乡村的努力[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6 张其凡;“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北宋政治架构探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马斗成;马纳;;宋代士大夫社会控制思想及其实践[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皮庆生;;论宋代的打击“淫祀”与文明的推广[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刁培俊;宋代乡村精英与社会控制[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2期

10 黄云鹤;;唐宋落第士人抗争及政府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康武刚;论宋代基层势力与基层社会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6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46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3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