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列女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17:05
本文关键词:正史《列女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史作为记载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虽然是在男权政治核心体系下编纂而成的,但其中不乏对女性的记载,而《列女传》又是最普遍、广泛的一种。由于各时期不同因素的影响,在正史中并不是每史均设有《列女传》,即使在设有《列女传》的正史中,不同时期立传标准也是在不断变化,史家们选取的女性事迹类型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本文首先着眼于《列女传》在正史中的分布情况和各史所列传主基本特征,以便对正史《列女传》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然后具体从《后汉书》、《魏书》、《隋书》、《晋书》等设有《列女传》的各史立传标准、主要立传标准的演变、趋势及影响立传标准演变的原因展开论述。 本文绪论部分由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和论文重难点及创新点四个部分组成。正文第一部分主要从正史中《列女传》在各史的分布情况,其中具体包括所在卷数、所载人数、所占卷数等基本情况和各史《列女传》中主要传主所体现的基本特征两方面来介绍了正史《列女传》的基本情况;从而为下面的具体分析研究做铺垫。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不同时期正史《列女传》的立传标准,并将其简要概括为:“贞”、“孝”、“勇”、“义”、“才”等项,从中发现,不同时期史家所选取的立传标准差异性较大,即使是在同一立传标准下,不同史家选取的侧重点也会时有差异。第三部分对各史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立传标准的演变及趋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其中有些标准被所有史家采纳而一以贯之,而有些标准却只是某一时代的反映而时有时无;有些标准强调的程度越来越强,而有些却是逐渐变弱,等等。因此得出史家们的立传标准大都是随着时代环境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结论。第四部分在前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各史立传标准的演变原因进行了分析,而其中又主要从各时期主流思想的演变,如男女伦常观、贞节观等主流思想,史书官私修差异的影响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关键词】:正史 《列女传》 立传标准 女性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07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一) 选题缘起8
- (二) 研究现状8-11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11-12
- (四) 论文重难点及创新点12-13
- 一、正史《列女传》基本情况13-16
- 二、正史《列女传》立传标准16-34
- (一) 《后汉书》立传标准16-19
- (二) 《魏书》、《隋书》、《晋书》及《北史》立传标准19-24
- (三) 旧、新《唐书》立传标准24-27
- (四) 《辽》《金》《宋》三史立传标准27-30
- (五) 《元史》立传标准30-32
- (六) 《明史》立传标准32-34
- 三、正史《列女传》主要标准演变及趋势34-43
- (一) 贞节标准的演变及趋势34-36
- (二) 孝顺标准的演变及趋势36-37
- (三) 才贤标准的演变及趋势37-39
- (四) 忠义标准的演变及趋势39-41
- (五) 骁勇标准的演变及趋势41-43
- 四、正史《列女传》立传标准演变原因43-55
- (一) 男女伦常观的影响——"男女有别、男尊女卑"思想43-45
- (二) 贞节观的影响45-49
- (三) 女才观的影响49-51
- (四) 律法家训的影响51-52
- (五) 官、私修的影响52-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0
- 后记6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田阳;《新唐书·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石林子;《后汉书·列女传》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正史《列女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