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唐五代敦煌安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20:52
【摘要】:安氏于汉朝入华,最迟在北魏时期已居住在敦煌地区。唐前期,安氏主要生活在从化乡。吐蕃占领敦煌后,安氏主要生活在丝绵部落及行人部落中。归义军时期,安氏分布更加分散,在敦煌各乡诸如敦煌乡、神沙乡、龙勒乡、平康乡、洪润乡、洪池乡、慈惠乡、赤心乡、莫高乡和通颊乡中都有广泛分布。这一时期还有安家庄的存在,安氏参与社的活动并活跃于其中。安氏不仅与当时的名门望族如张氏和索氏通婚,还与敦煌其他世家大族如阴氏、王氏等有姻亲关系。通过这种联姻,安氏与敦煌大族形成了牢靠的社会关系网,巩固和提升了自身地位,为其政治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吐蕃时期,安氏顺应吐蕃统治者的号召,纷纷出任蕃职,进入统治阶级,慢慢跻身敦煌大家望族。到归义军时期,安氏为归义军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众多安氏分布在吐蕃及归义军政权中,处于政权的上层,担任了都督、节度副使等高级官职。此外,他们还担任都头、押衙、兵马使、教练使、十将、队头、县令等官职。安氏在佛教界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众多安氏步入佛门,为僧为尼,其中一些人被提升为僧官,这一时期有安教授这样的高级僧官,也有法律、上座、老宿、寺卿、寺主等僧官。大量安氏僧官的存在已经说明安氏在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这正好跟安氏在俗界的地位相呼应,安氏在政教两界共同发展。此外,安氏还积极参与到抄经写经、施舍钱财及修建佛窟的活动中,莫高窟第129窟即为安氏家族窟。安氏的这些活动一方面在积累了功德的同时促进了敦煌佛教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在佛教教团中的势力。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20.9;K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海;;敦煌归义军政权与沙州回鹘关系述论[J];敦煌学辑刊;2015年04期

2 刘永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道教文献与斋醮法事活动[J];敦煌学辑刊;2015年04期

3 陈玮;;敦煌莫高窟题记所见西夏归义人研究[J];西夏学;2016年01期

4 赵毅;;归义侯(外二首)[J];飞天;2014年07期

5 杨宝玉;;敦煌归义军入奏史研究琐言[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张慕华;;论归义军时期敦煌道教斋文的演变[J];敦煌研究;2011年02期

7 李军;;晚唐五代归义军与凉州节度关系考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荣新江;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9 陆庆夫;归义军晚期的回鹘化与沙州回鹘政权[J];敦煌学辑刊;1998年01期

10 马德;尚书曹仁贵史事钩沉[J];敦煌学辑刊;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屈直敏;;从《励忠节钞》看归义军政权道德秩序的重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与佛教教团关系[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3 郑炳林;;张氏曹氏归义军政权的胡汉联姻[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4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的婚姻关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5 郑炳林;屈直敏;;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教团的道德观念初探[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6 郑炳林;;晚唐敦煌归义军官府一件珍贵档案《张议潮处置凉州进表》研究[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冯培红;;归义军镇制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8 郑炳林;;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敦煌贸易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和等价物研究[A];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C];2001年

9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节度使多妻制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10 冯培红;;关于归义军节度使官制的几个问题[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仰;中国,从过去到未来[N];文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丹 实习生 李楠;文物作杖 走近盛唐[N];湖南日报;2006年

3 李春元;唐代河西重镇——瓜州[N];民主协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格言;敦煌归义军文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使臻;敦煌遗书中的唐宋尺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张小刚;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苏金花;唐五代敦煌绿洲农业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高秀军;敦煌莫高窟第55窟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倩;唐五代敦煌安氏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2 周倩倩;归义军时期的符瑞[D];兰州大学;2016年

3 孙宁;归义军时期敦煌僧官选擢考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珊娜;归义军时期敦煌壁画中供养人服饰初探[D];南昌大学;2012年

5 邹旭;敦煌归义军时期文人及其写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刘帅旗;归义军时期沙州城的内部地域结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

7 卢兆龙;晚唐时期的朔方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曾诚;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寺院经济简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高阳;敦煌“曹氏画院”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10 宋翔;唐宋时期敦煌的居住空间[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9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719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4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