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秦楚黔中郡之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00:33
【摘要】:战国时期黔中地区仍被称为蛮夷之地,先秦史料文献中的记载少而简陋,而秦楚两国却在此地区展开了反复的争夺。战国时期,各诸侯之间的征战主要是为了兼并土地,各国争夺的重心在中原地区,秦楚两国为何会对蛮夷之地黔中郡展开反复争夺,本文欲通过秦楚两国争夺黔中郡的过程,探究其中的原因与影响,剖析黔中郡在秦楚两国征战中具有怎样的战略地位,本文总共四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大体介绍论题背景,厘清楚黔中郡的地理位置,初步得出结论,楚黔中郡的辖境大概涵盖今湖南西部与西北部的沅水、澧水流域;概述黔中郡的社会概况,同时介绍秦楚两国自春秋以来的邦交关系与各自的兼并战略。第二部分为第二、三章,主要讲述秦将司马错与蜀守张若两次攻取楚黔中郡的具体过程,楚黔中郡在秦楚两国手中转换的经过,以及辨析黔中郡最终的归属问题。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具体分析秦楚两国反复争夺黔中郡各有胜负的原因,以及秦楚两国在黔中地区的争夺造成的影响。秦楚两国反复争夺黔中郡是由其特殊的地缘关系决定的,在双方争夺黔中郡的过程中间,战国局势已然发生变化,战争也给黔中郡带来了新的发展,为后世边疆治理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31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秦国,楚国


本章小结秦国策划良久的弱楚战略,在经过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两位君王精心筹谋部署下,随着公元前 279 年白起兵发郢都,秦国的弱楚战役正式爆发。白起自北向南一路攻城拔寨,最终攻破楚国郢都,火烧楚国先王陵墓夷陵,楚顷襄王仓皇逃往陈城。蜀守张若接替司马错,乘着楚军主力在北线战场抵抗白起大军,从巴蜀发兵东进,一举攻占楚国巫郡、黔中郡,自此楚国西部疆域汉中郡、巫郡、黔中郡全部落入秦国手中,秦国疆域迅速扩张,占据战国时期半壁江山,各诸侯国实力对比悄然发生变化,秦国实力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山东诸国也从原来的卑秦变成惧秦,秦国此时已初步具备一统六国的实力。迁都陈城的楚顷襄王不甘于失地,组织楚国剩余兵力进行反攻,虽夺得黔中郡部分失地抵抗秦国,但楚国的实力已然直线下滑,再也无力与秦国争锋。此时秦国的主要精力全放在中原地区,且楚国都城已经迁往陈城,黔中郡已不再是楚都门户,所以并未出兵夺回黔中郡失地。直至楚国灭亡,黔中郡并未完全归属于秦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家洪;;楚国君王对楚国兴衰存亡的作用概论[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10期

2 周家洪;;论楚怀王的两大失误——楚王评传系列之楚怀王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红星;论楚败于秦的策略原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张春龙;龙京沙;;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J];文物;2003年01期

5 刘蓬春;战国秦蜀楚巴对汉中、黔中的争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6 田敏;“楚子灭巴,巴子五人流入黔中”考──楚巴关系及廪君巴迁徒走向新认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7 徐少华;试析楚国衰亡的政治原因[J];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04期

8 贺刚;战国黔中三论[J];湖南考古辑刊;1994年00期

9 刘长治;;湖南湘西自治州境内酉水沿岸古遗址调查[J];考古;1993年10期

10 蔡锋;论秦在统一战争时期的军事优势[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朝霞;楚国西部疆域演变与民族融合[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国华;楚国军事谋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44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744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a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