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北宋中后期宰相苏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03:23
【摘要】:苏颂(1020-1101)一生的政治巅峰集中在元yP年间,官至宰相。为相前,苏颂在地方、中央及其他领域均有政绩,一朝为相,厚积薄发。庆历新政期间,苏颂知江宁县,切实参与了新政的实施。庆历新政对苏颂也起到了政治启蒙的作用,后期与新政的主要支持者欧阳修、杜衍联系密切,二人对苏颂都有政治启蒙的功劳,对苏颂的政治态度、仕途也多有影响。熙丰变法期间,苏颂在中央任职时,对新法内容都有仔细研究,并积极提出建议,希望可以有针对性地施行。地方任职时,苏颂如践行庆历新政一般,虽然未表明态度,在行动上却是支持的。因超擢李定一事不合礼法,苏颂封还李定擢官词头,拂王安石之意,拒不草拟神宗超擢李定的旨意,开罪了王安石、李定,被罢知制诰,后出知地方。经历了中央贬至地方,家人蒙难,御史弹劾,身陷囹圄,苏颂看清了仕途的艰辛,政治态度变得谨小慎微,为政越发老成,秉持中立,熙丰变法成为了促使苏颂政治态度转变的转折点。苏颂因资历、能力、政绩、政治态度适应了“调停”变法派与反变法派的需求,苏颂在元yP时期走到了政治生涯的巅峰——宰相。为相期间苏颂秉持着文人儒士的修养,在其位谋其事,对待政事,态度温和而不软弱,在政治发展方向上富有远见卓识,“弭兵息民”的主张深深地影响了宋哲宗也影响了当时的政局。绍圣绍述期间,已辞相的苏颂因一直以来不立党援、以礼自持的表现得到了宋哲宗庇护,又因闽籍关系免于变法派排轧,与其他元yP时期反变法派大臣的悲惨命运有了鲜明的对比。苏颂一生虽身处党争、政争,却始终不立党援,以熙丰变法为转折点,在不断的政治磨砺中,他从年轻气盛,锐意创新,不畏强权的青年逐渐演化为垂垂老矣,谨小慎微,态度温和的老人,但文人的风骨又让他谨慎而不懦弱,不立党援、以礼自持、富有远见、激流勇退最终让他得以在复杂的政局中居高位、保晚节,寿终正寝。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正忠;北宋中后期的解盐政策[J];盐业史研究;1988年03期

2 王瑞来;苏颂论[J];浙江学刊;1988年04期

3 封婷;;北宋中后期经略西北的负面影响[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强文学;;北宋中后期乡兵地位的上升[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熊鸣琴;张其凡;;曾布“奸臣论”辨析——立足于北宋中后期党争的考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刘成国;正统与政见之争——论北宋中后期苏氏蜀学对荆公新学之批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何玉红;;宋夏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评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康保苓;;试论北宋中后期文化重心的特色[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陈建斌;;浅议北宋中、后期山水画的复古现象[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2期

10 乔力;主体意识的高扬:论北宋中后期词的两种艺术精神及创作特征[J];齐鲁学刊;199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秦淮南;行者之心[N];舟山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2 许静;宋代女性头饰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宫洪涛;论唐五代北宋的“诗人之词”[D];暨南大学;2010年

4 徐拥军;唐宋隐逸词史论[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北宋中后期宰相苏颂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2 范小兰;北宋中后期杭州知州及其诗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婉婷;富弼与北宋中后期政治[D];山西大学;2010年

4 方波;宋人隶书审美观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封婷;战争影响下的社会[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香麟;叶梦得《石林诗话》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张波;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女性观[D];河北大学;2011年

8 张波;北宋武将姚兕姚麟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9 尤婵婵;北宋中后期太后与新旧党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10 卢会艳;陆佃诗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44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744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2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