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晚明景德镇民窑青花花鸟纹的艺术风格与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03:39
【摘要】:作为陶瓷上的经典题材,花鸟纹自唐代出现于长沙窑后,经宋、元两朝发展,在明清时期的景德镇,迎来了发展的巅峰。所谓“瓷必有画,画必有意”,花鸟纹所承载的“意”,不仅仅体现在谐音(如鹌鹑寓意安家乐业、蝙蝠寓意福)等形式的吉祥寓意上,更从画与赏两个角度,呈现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进而凸显了当时社会审美情趣,以及关于“人与自然”这一哲学命题的思考。本文选取晚明这一民窑青花发展极具历史意义的关键时期,以花鸟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其工艺、艺术风格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对后世同类题材艺术风格变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期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梳理,为未来陶瓷花鸟纹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527;K248.3
【图文】:

八大山人,青花,花鸟


花鸟纹写意风格便蠢蠢欲试,呼之欲出了。窑青花花鸟纹的艺术风格之时,已经从构图,题进行探讨,其中多处谈到了当时青花花鸟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当时青花,尤其是民窑也正是这一时期青花花鸟纹能拥有如此鲜明革,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八大山人,作为大山人以开创者的身份,构建了中国国画领不衰。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时候,有必要就八大山讨论,一来可以更加全面地解析当时民窑青层面,去探讨其形成的原因。格及对陶瓷的影响这一话题,应该从“八大“其为什么能对当时的陶瓷艺术产生如此深们,为什么会选择八大

八大山人


3 艺术风格的成因睹这大明江山的满目苍夷让他心如刀割;另他不得不颠沛流离,隐姓埋名,才能求得平尤其是晚年,辗转北竺寺、普贤寺等地,在孤寂于贫困可想而知,诗人叶丹在《八大山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丛户暗,诗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而朱耷诗中的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有着直接的帮助。格,则是其不生,尤其是笔

八大山人,地图,内心独白,草虫


期的摸索和变的内心独白。册》,一般来山,八大山人鸟画,同样也大山人花鸟画“传綮”、”个山”、”驴”、"人屋”等等,绘梅,但整体画风呈现出工致精细的特点,但之感。也称之为中期,这一时期,八大山人的绘画这段时期在道院的生活和思考有莫大关系,草虫、动物等,形象上开始有所夸张,运笔体形态,开始出现不同于传统绘画的鲜明风于世的倔强,而所绘禽鸟,又多是一足而栖,人一岌岌可危图 12 八大山人笔下的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为民;鄢跃年;;论晚明民窑青花花鸟装饰写意风格盛行的社会因素[J];中国陶瓷;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2768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768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e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