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纪中后期关陇集团形成演变探微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耐冬;;从“关陇集团”到“李武韦杨”——陈寅恪对唐代政治史解释的转变[J];唐宋历史评论;2016年00期
2 云簿;;镇痛记[J];福建文学;2017年02期
3 唐太宗;;《琵琶》[J];故事家;2017年11期
4 张佳琳;;延续士族时代生命的关陇集团——浅论宇文泰为关陇集团形成做出的贡献[J];长江丛刊;2017年23期
5 熊伟;;西魏北周关陇豪右的乡村世界与乡里社会[J];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刘宁;;十六国时期关陇地区文学及其研究述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赵玲;;关陇方言与秦人性格研究——关陇区域方言差异与演变探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熊伟;;唐代制度结构变革中的关陇集团——关于陈寅恪先生之“关陇集团”概念的界限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孙继;;关陇集团与东汉边防[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王瑞;;明清时期关陇音乐艺术发展迟缓原因探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会奇;;从石刻看北朝关陇的民族分布及其融合[A];陇山文化发展论集[C];2015年
2 王岁孝;;关陇社火民俗的文化渊源[A];陇山文化发展论集[C];2015年
3 王知三;;关陇民俗文化圈与大陇山文化的关系[A];陇山文化发展论集[C];2015年
4 刘顺;;唐代早期官修史书中的“文学”观[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国文化论的我与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小龙;发掘关陇文化聚沙成塔[N];平凉日报;2011年
2 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隋炀帝之死: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逆袭[N];海南日报;2013年
3 王磊;关陇贵族集团:多民族精英共推四代王朝兴替[N];中国民族报;2015年
4 本报记者 李波;让历史的辉煌再现盛世[N];宝鸡日报;2010年
5 王知三 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关陇剪纸:用意念造型的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胡晓宜 吴凯飞;千年梦想今成真[N];天水日报;2009年
7 国风;专制帝国权力的分享者及门阀世家势力瓦解[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8 特约撰稿人 王渭清;我看“关天经济区”[N];陕西日报;2011年
9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 沈玮玮;关中与江南:隋代杨氏父子的律典之别[N];人民法院报;2016年
10 ;黄土孕育下的三秦文化[N];西部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师海军;明中期关陇作家群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王玉来;承续与更始:隋代统一进程中的地域集团与政治整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白晓帆;隋代文学考论[D];山东大学;2014年
4 陶兴华;衰落与崛起[D];复旦大学;2014年
5 杨齐;乾嘉关陇作家吴镇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门绪峰;六世纪中后期关陇集团形成演变探微[D];山东大学;2018年
2 贾海燕;陈寅恪先生“关陇集团理论”解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钟盛;关陇本地豪族与西魏北周政治[D];武汉大学;2004年
4 张欣;皇权政治视野下的“关陇集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姜望来;魏周隋唐关陇集团与山东势力[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民刚;关陇集团形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哲;经略关陇与邓艾之死[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8 史砚忻;西魏北周服饰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9 陈昱明;五代关陇河洛地区政区地理[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李艳;关陇文化背景下的黄帝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21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82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