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民国时期《谷梁传》研究的特色

发布时间:2021-02-17 00:54
  民国时期,杜钢百、蒋元庆、张西堂、李源澄、戴增元等学者围绕《谷梁传》的作者、师承、真伪、义例等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杜钢百否定宋代学者"谷梁氏"为"姜字切韵脚"的"姜姓假托"说,推定"谷梁"应为"卜商(或孔商)之转音",《谷梁传》作者为卜商(子夏)。蒋元庆、戴增元不仅否定前说,还否认谷梁氏"受经于子夏",应是"源出子夏之门人"。张西堂从体例、文辞、义理三个方面,将《谷梁传》与《公羊传》进行比较,认为《谷梁传》非《春秋》真传,否定《谷梁传》传经;李源澄则肯定《谷梁传》解经义例的独特价值。民国学者研究《谷梁传》,强调依靠史料证据解决问题,反对前代学者悬揣、意度及捕风捉影等治学弊端,体现了历史主义特色,具有现代学术典范意义。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有关《谷梁传》作者真伪与“受经于子夏”的问题
    (一)《谷梁传》作者的真伪
    (二)“谷梁受业于子夏”问题
二、《谷梁传》的真伪问题
三、《谷梁传》的义例问题
    (一)李源澄论辩谷梁义例
        1.《春秋崩薨卒葬释例》
        2.《公羊谷梁微序例》
    (二)戴增元论谷梁学
        1.治《春秋》三传的方法
        2.对谷梁学史相关问题的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柯劭忞春秋谷梁学特色研究[J]. 文廷海.  求索. 2015(02)



本文编号:3037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037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5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