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北宋钧台窑“双火塘窑”烧制工艺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8 00:04
  依据钧窑考古发现、仿烧实验成果结合文献资料,采用考证、实验、比较的方法,描述和分析了北宋钧台窑"双火塘窑"窑炉构造、装烧工艺流程以及烧成原理和操作要领。指出"双火塘窑"具有"双火塘、横长窑室、高窑台、小烟囱"显著特点;采用匣钵装烧法,热能利用率高,气氛稳定,操作细腻。是我国最早的较为完备的铜红彩釉烧制工艺,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奠定了钧窑的历史地位,对现代陶艺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陶瓷. 2020,56(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窑炉构造
    1.1 基本形态
    1.2 主体结构
    1.3 构造特点
2 装烧工艺
    2.1 窑具
    2.2 装窑
    2.3 烧成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窑炉结构与装烧工艺对钧釉外观特征的影响[J]. 阎飞,王双华.  陶瓷学报. 2012(03)
[2]河南禹县钧台窑址的发掘[J]. 赵青云.  文物. 1975(06)



本文编号:3055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055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c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