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乡村文会与地方社会——以《鼎元文会同志录》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10 05:47
明清徽州文会组织广泛存在,颇为繁盛。按所涉范围划分主要有家族型文会、村际文会、通都文会等。本文论述的鼎元文会即系县域之下以都为范围而创设的通都文会。《鼎元文会同志录》记录了道光时期祁门县鼎元文会的兴立过程、会务管理以及文会功能等方面情况,呈现了地方社会为奖助科考而"民为自谋"之实态,为考察清代乡村文会的独特形态提供了难得的样本,弥足珍贵。鼎元文会构成主体多为村族"公会""公祀",族会之间更大程度上体现为交融与互补,同时也展现了其与宗族组织的异质性。
【文章来源】:中国史研究. 201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明清徽州文会发展概况
二鼎元文会的创建及其结构
三鼎元文会的运作实态
四徽州乡村文会与地方社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J]. 方志远.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2)
[2]众存产业与明清徽州宗族社会[J]. 刘道胜. 安徽史学. 2010(04)
[3]明清徽州宗族的“公匣”制度[J]. 刘道胜. 中国农史. 2008(01)
[4]明清徽州的书屋、文会及其教育功能[J]. 施兴和,李琳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04)
[5]徽州文会初探[J]. 葛庆华. 江淮论坛. 1997(04)
本文编号:3074156
【文章来源】:中国史研究. 201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明清徽州文会发展概况
二鼎元文会的创建及其结构
三鼎元文会的运作实态
四徽州乡村文会与地方社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J]. 方志远.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2)
[2]众存产业与明清徽州宗族社会[J]. 刘道胜. 安徽史学. 2010(04)
[3]明清徽州宗族的“公匣”制度[J]. 刘道胜. 中国农史. 2008(01)
[4]明清徽州的书屋、文会及其教育功能[J]. 施兴和,李琳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04)
[5]徽州文会初探[J]. 葛庆华. 江淮论坛. 1997(04)
本文编号:3074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07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