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尚书》天人关系摭谈

发布时间:2021-05-15 23:25
  《尚书》中蕴含有中国最为原始的"天人关系"思维,随着虞夏商周不同时代和语境的嬗变,"天"与"人"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呈现出"自然崇拜—人合于天—天人合一"的思维变化。尤其是西周"天命可变""敬德保民"思想的发展给天人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从"重神"向"重人"转变的色彩愈加浓厚。这种转变的发生主要是基于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尚书》中以"人"为主导关系的凸显。 

【文章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2020,22(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多重语义下的“天”“人”
二、《尚书》文本中所体现的“天人关系”
    (一)“万物有灵”的尧舜时代
    (二)“人合于天”的夏商时代
    (三)“天人合一”的西周时代
三、从“重天”到“重人”思想转变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古代宗教感的三个可能阶段[J]. 周俊勇,温海明.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6)
[2]说商代的“天”和“帝”[J]. 晁福林.  史学集刊. 2016(03)
[3]人类自我意识的意义及其三次觉醒[J]. 维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4]《尚书》中的天人关系新探[J]. 王灿.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5]中国古代至上神——天帝的起源[J]. 邹昌林.  世界宗教研究. 2004(04)
[6]《尚书》中的天及天人关系问题[J]. 潘兴.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7]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J]. 朱凤瀚.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4)
[8]论殷代神权[J]. 晁福林.  中国社会科学. 1990(01)
[9]中国哲学[J]. 金岳霖,钱耕森.  哲学研究. 1985(09)
[10]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下)[J]. 胡厚宣.  历史研究. 1959(10)

硕士论文
[1]先秦两汉“天人合一”观述论[D]. 张方.陕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8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188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