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与圣因寺本《十六罗汉图》
发布时间:2021-05-20 00:36
清代杭州圣因寺藏传贯休《十六罗汉图》,在罗汉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现存其丁观鹏摹本、圣因寺刻石等不同版本,对乾隆朝及以后的罗汉图创作和鉴藏影响深远。该图旧藏本在乾隆第一次南巡时曾被进献清廷,皇帝并未接纳而将其敕归原有"情境",意图成就佳话。至乾隆第二次南巡再见此图,他先后修订尊者名号、题写赞文并命人临摹画作,一方面将贯休罗汉样式保存并进一步理想化,另一方面又使该图像成为传播梵文译音规范的载体,符合"同文之治"的政治理想。从图归原寺到深入参与再创作的过程,可以看出乾隆艺术鉴藏观念的一些侧面,如:收藏目的不止于艺术品鉴,更看重作品文化内涵;既尊重古笔真迹,亦重视摹本价值。乾隆与圣因寺藏《十六罗汉图》的互动,显著地促进了罗汉像在清代的繁荣,成为罗汉图像史和清廷鉴藏史上一段佳话。
【文章来源】:艺术探索. 2020,34(03)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圣因寺藏传贯休《十六罗汉图》的基本情况
二、乾隆皇帝对圣因寺本《十六罗汉图》的鉴藏行为
(一)第一次南巡之际
(二)第二次南巡时
(三)第二次南巡后
三、乾隆皇帝对圣因寺本《十六罗汉图》的鉴藏态度及动因
总结和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乾隆朝档案文献中罗汉画的风格[J]. 张蕊. 故宫学刊. 2013(02)
[2]贯休《十六罗汉图》考 以杭州西湖圣因寺藏本为线索[J]. 王霖. 新美术. 2013(05)
[3]新发现贯休《罗汉图》研究[J]. 杨新. 文物. 2008(05)
博士论文
[1]释贯休研究[D]. 田道英.四川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96736
【文章来源】:艺术探索. 2020,34(03)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圣因寺藏传贯休《十六罗汉图》的基本情况
二、乾隆皇帝对圣因寺本《十六罗汉图》的鉴藏行为
(一)第一次南巡之际
(二)第二次南巡时
(三)第二次南巡后
三、乾隆皇帝对圣因寺本《十六罗汉图》的鉴藏态度及动因
总结和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乾隆朝档案文献中罗汉画的风格[J]. 张蕊. 故宫学刊. 2013(02)
[2]贯休《十六罗汉图》考 以杭州西湖圣因寺藏本为线索[J]. 王霖. 新美术. 2013(05)
[3]新发现贯休《罗汉图》研究[J]. 杨新. 文物. 2008(05)
博士论文
[1]释贯休研究[D]. 田道英.四川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96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1967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