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政治过程与历史书写——景祐三年范仲淹被贬事件发微

发布时间:2021-05-31 20:11
  现今对景祐三年范仲淹被贬事件的认识源自富弼、欧阳修等人的记述,虽然反映了某些层面上的历史事实,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当时,范仲淹被贬的核心罪名之一是"自结朋党",这一罪名体现出范仲淹被贬黜的重要原因,是宋仁宗认为其有交结要人、希合求进之嫌。但景祐事件发生后,一批支持范仲淹的中下层官员则强调其被贬的原因在于触怒了宰相,突出景祐事件中因言罪人的一面,而将"朋党"视为对范仲淹的栽赃。随着同情、称荐范仲淹的言论不断涌现,仁宗对范仲淹朋党问题关注的焦点也从其交结要人转向其他官员对范仲淹的朋附。最终,声援范仲淹的言论与朝廷惩治朋附范仲淹之人的做法,共同塑造了后世对景祐事件的认识,而仁宗当初猜疑范仲淹"朋党"的原因则长期为人们所忽略。 

【文章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景祐事件的通行叙事
二、范仲淹被贬原因再探——以宋仁宗的态度为核心
三、景祐事件的后续发展与通行叙事的产生
四、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宋吕夷简与范仲淹结仇问题再思考[J]. 仝相卿.  中原文化研究. 2017(06)
[2]乐制改革所见北宋景祐政治[J]. 胡劲茵.  史学月刊. 2016(12)
[3]“思不出位”观念与宋代士大夫议政[J]. 陈晔.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4]士大夫政治傳統的重建與宋仁宗時期的“朋黨之議”[J]. 江小濤.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14(00)
[5]范吕解仇公案再探讨[J]. 王瑞来.  历史研究. 2013(01)
[6]欧阳修所作范《碑》尹《志》被拒之因发覆[J]. 王水照.  江西社会科学. 2007(09)
[7]周必大对小说与正史的态度——也谈“范仲淹神道碑”的删文问题[J]. 谷敏.  文献. 2007(03)
[8]范仲淹集团与庆历新政——读欧阳修《朋党论》书后[J]. 漆侠.  历史研究. 1992(03)
[9]从党争这一侧面看范仲淹改革的失败[J]. 陈植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4)



本文编号:3208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208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6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