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从汉字构形看上古舞蹈文化——“無”“武”“舞”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2 10:40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使用而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系统,其原始构形理据中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在汉字中,"無""武""舞"的本义都是舞蹈,但是三字不同的构形提示我们它们可能分别指向不同时代的不同舞蹈形式,反映了不同舞蹈形态的典型特征。因此,本文联系中国舞蹈发展史,结合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的记载,分析"無""武""舞"三字的构形与构意,提出:甲骨文"無"字构形取象于殷商时期祈雨之巫舞,以"手舞"为典型的舞蹈动作特征;甲骨文"武"字构形取象于青铜器时代示威之武舞,以"足蹈"为典型的舞蹈动作特征;金文"舞"字构形取象于周代礼仪乐舞,以"手舞足蹈"为典型的舞蹈动作特征。 

【文章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从汉字构形看上古舞蹈文化——“無”“武”“舞”为例


甲骨文“無”字

从汉字构形看上古舞蹈文化——“無”“武”“舞”为例


“武”字引申义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巫舞”的活动指称与义涵分化[J].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7(04)
[2]中国舞蹈原始发生的综合研究[J]. 于平.  艺术百家. 2013(03)
[3]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与历史建构[J]. 于平.  民族艺术研究. 2010(06)
[4]汉字构形的文化解读[J]. 王立军.  中国教师. 2007(07)
[5]巫舞探源[J].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4(01)
[6]从“武”的本义谈因字形求本义的原则[J]. 陆宗达,王宁.  辞书研究. 1984(05)
[7]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J]. 吴荣曾.  文物. 1974(01)



本文编号:3242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242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