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隋唐墓葬出土袒腹胡人俑类型、特征与文化渊源

发布时间:2021-06-22 18:39
  陕西、甘肃、山西、河北、辽宁、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隋唐墓葬陪葬俑中发现一些穿衣袒胸露腹的胡人俑,按照姿态分为站姿俑和骑姿俑,按照身体暴露程度分为穿衣袒胸露腹型和袒露右臂与腹部型;按照服饰分为胡帽翻领胡服型、翻领胡服露发型、圆领袍服胡帽型或露发或幞头型。他们身份多样,包括伎乐、牵夫、猎手、骑驼(马)侍从等。从文化渊源上看,既有中国古代礼制文化和墓葬传统,也有希腊罗马因素和佛教影响,反映了北朝至隋唐时期"胡人遥集,夷歌成章"的胡汉交融盛景。 

【文章来源】:中原文物.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隋唐墓葬出土袒腹胡人俑类型、特征与文化渊源


戴帽穿袍服袒胸露乳露腹俑

皮衣,胡人


袒胸露乳露腹露臂型胡人俑

胡人


隋唐墓葬出土的袒腹露胸胡俑与其他随葬俑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大类职责明晰的功能性群体葬品,具有以下特征。(一)墓葬分布范围较广。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主要见于陕西(20件)、山西(4件)、河北(5件)、辽宁(2件)、河南(6件)、湖南(1件)、湖北(2件)、甘肃(1件),呈现出以长安为中心,沿着交通线路向四方传播的轨迹,与唐代政治格局、文化传播模式相一致,但在材质和造型上也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二)墓葬等级差别较大。既有永泰公主、金乡县主这类皇亲国戚,也有戴胄、张士贵等高等级官员,也有范澄夫妇这样的平民。不同等级墓葬所出袒腹露胸胡俑造型相似,差别在于材质、大小和制作技艺。级别高者,材质考究,体型大,制作精良,有些属于东园秘器,反之亦然。(三)持续时间长。最早者为开皇十五年张盛墓,最晚为唐德宗兴元元年唐安公主墓,并一直延续到五代宋时期。(四)排列位置各异。基本按照职能较为自然地排列于随葬俑群之中,并无刻意突出或强调,仅仅作为普通的单个随葬俑。(五)数量较少。在随葬俑群中数量比值很小,基本反映了胡人相对于汉人群体只是作为少数人群而出现的历史事实。(六)大小不一。低者18厘米,高者50厘米,大多在22~35厘米,基本与同墓随葬俑保持相同规格。(七)质地多样。分为陶、彩绘陶、釉陶、三彩陶俑和青瓷俑五大类,以彩绘陶居多。(八)袒腹装样式各异。一类是开襟的翻领胡服(袍服),另一类是皮领袍服。这类的皮衣毛面朝里,保暖性较强。同墓出土仅穿三角短裤的相扑俑和高41厘米的袒左臂胡人骑马狩猎俑。(九)造型自然。姿态上多为一手下垂,一手半举于胸前,且多为右臂半举,左臂下垂,仅张士贵墓胡俑左臂半举,右臂自然下垂。半举位置高低不同,与身体远近也有差别。(十)组合形式丰富。分为骑马者、牵驼(马)者、侍从等,少见伎乐俑,整体上与其他俑群构成功能齐全的地下服务系统。某些特征,如发式、帽式、服饰、姿态等在同墓或同一时期墓葬中都能找到类比物,如张士贵墓袒胸露腹胡人俑所穿大翻领短袖系带胡服不仅见于同墓其他两件胡人俑(不同的是他们内穿圆领窄袖红衫),亦见于河南偃师唐墓胡人俑。河北南和东贾郭唐墓出土袒胸露腹胡人俑,与同墓出土的头戴网帽、身穿圆领袍服的陶女俑姿态一致。山西长治王惠墓出土的袒胸露腹骑驼俑与同墓出土的袒露右肩的立姿胡人俑所穿胡服为同款。(十一)位置与功能关系明确。位置、姿态和伴随物件不同说明其不同功能与身份。虽然有的俑手持物件已失,但骑马的狩猎俑、骑骆驼的商旅、牵马的牵夫俑功能比较明显,而手中无物件的根据所在位置进行判断,如河北省安国市梨园唐墓M4:11袒腹露胸胡人俑,参照同墓出土其他3件胡俑(M4:10、14左手均持驯马或驯驼工具,高24.5厘米;1件双手拄剑于胸前,高26.7厘米)可认定为仆从俑或牵夫俑。而穆泰墓胡人俑两臂曲肘反置于身后,被葛承雍认为似在迷惑他人,正在做“手彩类”的魔术表演[26]。但根据同墓出土其他胡人俑姿势来看,也应该是牵驼或牵马俑。三隋唐墓葬出土袒腹胡人俑的文化渊源探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袒”俗考索[J]. 郭帅帅.  钟山风雨. 2019(04)
[2]陕西华阴市唐宋素墓发掘简报[J]. 刘呆运,王保东,刘澄宇,汤润历,党晓婷,王仓西,赵占锐,赵海燕,李钦宇,王小利,王智龙.  考古与文物. 2018(03)
[3]“醉拂菻”:希腊酒神在中国——西安隋墓出土驼囊外来神话造型艺术研究[J]. 葛承雍.  文物. 2018(01)
[4]新疆阿斯塔那336号唐墓“黑人”俑及相关问题的再考察[J]. 卓文静.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7(04)
[5]唐太宗民部尚书戴胄夫妇墓的新发现[J]. 张小丽,朱连华.  文物天地. 2015(12)
[6]考古所见丝绸之路宁夏段上的乐舞艺术[J]. 马建军.  宁夏社会科学. 2015(03)
[7]龟兹舍利盒乐舞图新议[J]. 扬之水.  文物. 2010(09)
[8]“通肩式”、“右袒式”佛衣在汉地发生的变化及成因考[J]. 费泳.  民族艺术. 2010(03)
[9]朝阳纺织厂唐墓发掘简报[J]. 寇玉峰,李国学,邓晓纯,丁俊玉,韩国祥,蔡强,尚晓波,周亚利.  边疆考古研究. 2009(00)
[10]甘肃庆城唐代游击将军穆泰墓[J]. 王春,王彦川,黄丽宁,裴斌,赵雯,王艺桥,赵晓兰,张驰.  文物. 2008(03)



本文编号:3243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243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5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