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蜀文化的融合与秦文化的强盛
发布时间:2021-06-24 04:11
文化的社会认同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统治者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政策是否正确,社会整合是否有效,都将在文化层面得以充分反映。秦灭巴蜀,不仅是领地的扩张,也是秦文化走出秦地,迈向强盛的重要一步。秦统治者根据巴蜀社会的现实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灵活、务实、包容的政策,得到了巴蜀社会的逐渐接受和认同,实现了秦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共同繁荣。这种文化的融合,保证了巴蜀社会的稳定,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发展,使巴蜀成为了秦统一全国的基地。秦文化因此走向强盛,并最终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秦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不同内涵
二、秦对巴蜀治理过程中的文化融合
(一)秦灭巴蜀前双方的争夺与互动
(二)秦对巴蜀统治与治理过程中的文化传播
三、巴蜀社会对秦文化的认同
(一)秦与巴蜀早期文化交流
(二)巴蜀对秦文化的认同
四、汉中在秦蜀文化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文化的超地域特征和跨时代意义[J]. 王子今.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秦文化的历史构成与现代诠释[J]. 田文棠,杜乃俭.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06)
[3]巴蜀古代文明的时空构架[J]. 段渝. 文史杂志. 2000(06)
[4]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J]. 陈世松. 中华文化论坛. 1999(03)
[5]论秦汉王朝对巴蜀的改造[J]. 段渝. 中国史研究. 1999(01)
[6]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J]. 李昭和,莫洪贵,于采芑. 文物. 1982(01)
[7]巴蜀文化初论[J]. 徐中舒. 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9(02)
本文编号:3246340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秦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不同内涵
二、秦对巴蜀治理过程中的文化融合
(一)秦灭巴蜀前双方的争夺与互动
(二)秦对巴蜀统治与治理过程中的文化传播
三、巴蜀社会对秦文化的认同
(一)秦与巴蜀早期文化交流
(二)巴蜀对秦文化的认同
四、汉中在秦蜀文化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文化的超地域特征和跨时代意义[J]. 王子今.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秦文化的历史构成与现代诠释[J]. 田文棠,杜乃俭.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06)
[3]巴蜀古代文明的时空构架[J]. 段渝. 文史杂志. 2000(06)
[4]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J]. 陈世松. 中华文化论坛. 1999(03)
[5]论秦汉王朝对巴蜀的改造[J]. 段渝. 中国史研究. 1999(01)
[6]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J]. 李昭和,莫洪贵,于采芑. 文物. 1982(01)
[7]巴蜀文化初论[J]. 徐中舒. 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9(02)
本文编号:3246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24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