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论明末清初人文主义思潮与《红楼梦》思想的源流关系

发布时间:2021-07-22 02:30
  李贽、汤显祖以及当时盛行的新型女性文化,都是明末清初人文主义思潮在思想、文学、社会阶层上的具体表现,并都对"真心"与"至情"格外强调,带有"唯情主义"的色彩。在《红楼梦》中,因作者双重身份表现出的特殊女性主义,"大旨谈情"的"情本论",由"情"指向的深层本体生存悲剧,皆为对明末清初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与超越。《红楼梦》中具有超越性的"情",不仅对传统儒家秩序做出了最具颠覆性的批判,而且以"去欲"的情感书写有力地反拨晚明"泛情化"纵欲的社会风气,并以"情主体"的新型理想人格为五四时期现代主体自我开端。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11(04)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明末清初人文主义思潮概说
二、 明末清初人文主义思潮的表现
    (一) 以“欲”(情)抗“理”的思想表现
        1. 明末清初思想界概说
        2.李贽的“童心说”
    (二) “唯情主义”的文学创作
        1.明末清初文学界概说
        2.汤显祖的“至情论”
    (三)明末清初的新型女性文化
三、《红楼梦》对明末清初人文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一)《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
        1.脂砚斋集江南才女与诗妓于一身的双重身份
        2.《红楼梦》中女性的精神象征意味
    (二)《红楼梦》的“情本论”与悲剧意识
        1.《红楼梦》中的“情本论”
        2.《红楼梦》中的“至情”悲剧
        3.《红楼梦》中“情”之超越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J]. 汤一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2]《红楼梦》与明清人文思潮[J]. 李希凡.  红楼梦学刊. 2004(01)
[3]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J]. 李广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
[4]《红楼梦》与“情文化”[J]. 周汝昌.  红楼梦学刊. 1993(01)



本文编号:3296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296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