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论唐代的孔雀意象与社会生活

发布时间:2021-08-14 10:57
  唐代的孔雀主要为绿孔雀,在地理上多见于岭南、江淮、滇边等地。西域等地则或有蓝孔雀,其通过进贡等方式进入中原。孔雀自身具有"文禽""富贵"等含义,加之唐人审美观念的共同作用,孔雀相关制品从而流行于唐代上层社会。孔雀的捕猎和饲养,也为唐代的社会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唐代社会中又有"蛇与孔雀偶"的奇特观念,这可能成为后世"孔雀有毒"之说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而唐代的孔雀意象除在诗歌中供游子移情之外,还与女子、爱情产生了联系。唐代孔雀在蕴含"缔结良缘"的美意背后,反映出唐代女性地位的反向抬升。 

【文章来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唐代孔雀的来源及分布
二、孔雀与唐代社会生活
三、唐代诗歌中的孔雀形象
四、结 论



本文编号:3342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42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9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