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大礼议是非新证:以明宗藩淮王袭位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7 13:36
  《祖训》"兄终弟及"是大礼议中的重要议题。从当时藩王爵位继承制度上说,张璁一方的讨论更加符合明代典制。以淮王爵位继承为例,康王嫡长子朱见濂未继爵而卒且无子,嫡次子朱见淀也未袭爵而卒。明孝宗下敕谕命朱见淀长子朱祐棨承袭爵位,且无须变更原有血缘身份。刘春擅改弘治间例,命朱祐棨称其伯父为父。但这次调整没有"著为例"。杨廷和一方效法刘春的非法先例,缺少制度层面的合法性。 

【文章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以明孝宗为父,抑或以明武宗为父
二、明代爵制中“兄终弟及”不专指同产
三、明代制度层面的观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理之异与议礼之争:嘉靖朝大礼议新论[J]. 王剑,王子初.  求是学刊. 2017(02)
[2]明孝宗美政与“大礼议”之关系述论[J]. 陈旭.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3)
[3]明世宗祭礼改制对嘉靖政治、经济的影响[J]. 赵克生.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4]从一条错误的礼学理论所引起的混乱说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缘起剖析[J]. 李衡眉,张世响.  史学集刊. 2000(04)
[5]“大礼之争”是非考辨[J]. 刘真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1)



本文编号:3366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66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2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