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高校古代史教学中的名物概念解析

发布时间:2021-08-28 08:07
  高校历史教学中,名物概念十分常见,为确保教学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解释。该文将"司南"和"挑心"作为案例,以教科书、文献、实物和名义为切入点,对高校古代史教学中的名物概念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并提出自身的见解,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4(2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史料在高校古代史教学中的作用
    2“司南”辨析
        2.1 教科书解释
        2.2 司南就是指南针的文献依据分析
            2.2.1 历史文献分析
            2.2.2 司南并非是指南针的解释
        2.3 司南与指南针不存在关联
3“挑心”辨析
    3.1 词义考
    3.2 实物考
    3.3 名义考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文献精读[J]. 李荣辉,董睿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2)
[2]半日读书 半日教书——论“古代史史料”阅读的教学转化[J]. 刘永学.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0(05)
[3]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建构[J]. 张福贵.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0)
[4]高校古代史教学中的名物概念问题[J]. 钟良灿.  文学教育(下). 2019(07)
[5]新史料在高校古代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梁松石.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08)
[6]论新史料在高校古代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J]. 李勉,俞方洁.  科教导刊(下旬). 2018(05)



本文编号:3368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68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