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财失义 ——木商何鸿柏与亲族经济纠纷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10:06
本文以《何鸿柏财产纠纷史料》为主体分析文本,辅以族谱、口述史料,在介绍婺源木商何鸿柏及何氏一门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梳理了何鸿柏与三位亲族间经济纠纷的经过,深入分析了经济纠纷所折射出的清中叶落魄徽商的生活状况、徽商家族经营的弊端和徽商法律生活之实态。清道光年间,木商何鸿柏因祀产与寡嫂记荣、因债务与堂侄再生发生了激烈纠纷,在此过程中,他与侄子何树梅因各式经济纠葛也产生了重重矛盾。何鸿柏与记荣嫂母子、何树梅、何再生之间的纠纷都与财产有关,但性质略有差别。何鸿柏与记荣嫂之间的纠纷主要围绕祀产进行,与何树梅的纠纷有家族公产、债务分割等矛盾,还夹杂了其他私人恩怨,与何再生之间的纠纷则纯属债务纠纷。何鸿柏与三位亲族经济纠纷这一个案可使得我们对清代徽商有更多的认识。第一,由何氏一门可知,落魄徽商的生活状况非常恶劣,不仅衣食堪忧,后代抚养教育也异常艰难,甚至于贫病交加,埋骨他乡。第二,徽商的家族经营是他们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历来为研究者所称道。何氏一门财产纷争这一个案并不能否定这一点,但由之可见,徽商家族式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都走向分裂,且分裂时财产分割可能因为不够完善的会计制度造成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和架构
(一)资料简介
(二)分析架构
第一章 婺源木商何鸿柏和何氏一门之概况
第一节 木商鸿柏简介
第二节 何氏一门概况
第二章 何鸿柏与寡嫂记荣嫂间的祀产纷争
第一节 何鸿柏与记荣嫂叔嫂关系的演变
第二节 何鸿柏与记荣嫂祀产纷争始末
第三章 何鸿柏与侄子树梅之间的各式矛盾
第一节 鸿柏与树梅因家族债务引发的矛盾
第二节 鸿柏与树梅间其他方面的恩恩怨怨
第四章 何鸿柏与堂侄再生之间的祀产纠纷
第一节 何再生之家庭和家族背景
第二节 鸿柏与再生祀产纠纷之始末
结语
一、落魄徽商的生存状况
二、徽商家族经营的弊端
三、清代徽商的法律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在徽商兴起中的作用[J]. 王世华.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2]《史记·货殖列传》对徽商发展的影响[J]. 陶绍兴.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3]论明清徽商诚信规则体系及现代借鉴[J]. 杨峰,潘拥军. 法学. 2017(01)
[4]徽商雇佣群体研究[J]. 卢婷.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5]明清徽商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韩旭,张传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1)
[6]明清时期徽商的家风述论[J]. 孔康平. 池州学院学报. 2016(05)
[7]清代皖江流域的徽商[J]. 张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8]论徽商经营与清代安徽基层市场的互动[J]. 陈敬宇.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9]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J]. 孟凡胜. 中国发展. 2015(05)
[10]徽商文化理念与儒家思想的渊源探究[J]. 王朝云,查婷婷.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7)
博士论文
[1]儒家伦理与徽商精神——“韦伯式问题”的经验研究[D]. 梁德阔.上海大学 2010
[2]明清徽商的诉讼研究[D]. 王亚军.华东政法大学 2009
[3]近代徽商研究[D]. 冯剑辉.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徽商在江浙地区的慈善活动[D]. 洪千芷.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明清徽商“两头大”家庭研究[D]. 焦存超.中南民族大学 2012
[3]徽商家庭生活探微[D]. 吴冬冬.安徽师范大学 2012
[4]安徽传媒构建新徽商形象的实证研究[D]. 陶杨.安徽大学 2010
[5]试论徽商对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整合[D]. 赵懿梅.安徽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70451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和架构
(一)资料简介
(二)分析架构
第一章 婺源木商何鸿柏和何氏一门之概况
第一节 木商鸿柏简介
第二节 何氏一门概况
第二章 何鸿柏与寡嫂记荣嫂间的祀产纷争
第一节 何鸿柏与记荣嫂叔嫂关系的演变
第二节 何鸿柏与记荣嫂祀产纷争始末
第三章 何鸿柏与侄子树梅之间的各式矛盾
第一节 鸿柏与树梅因家族债务引发的矛盾
第二节 鸿柏与树梅间其他方面的恩恩怨怨
第四章 何鸿柏与堂侄再生之间的祀产纠纷
第一节 何再生之家庭和家族背景
第二节 鸿柏与再生祀产纠纷之始末
结语
一、落魄徽商的生存状况
二、徽商家族经营的弊端
三、清代徽商的法律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在徽商兴起中的作用[J]. 王世华.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2]《史记·货殖列传》对徽商发展的影响[J]. 陶绍兴.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3]论明清徽商诚信规则体系及现代借鉴[J]. 杨峰,潘拥军. 法学. 2017(01)
[4]徽商雇佣群体研究[J]. 卢婷.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5]明清徽商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韩旭,张传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1)
[6]明清时期徽商的家风述论[J]. 孔康平. 池州学院学报. 2016(05)
[7]清代皖江流域的徽商[J]. 张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8]论徽商经营与清代安徽基层市场的互动[J]. 陈敬宇.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9]徽商兴衰的历史启示[J]. 孟凡胜. 中国发展. 2015(05)
[10]徽商文化理念与儒家思想的渊源探究[J]. 王朝云,查婷婷.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7)
博士论文
[1]儒家伦理与徽商精神——“韦伯式问题”的经验研究[D]. 梁德阔.上海大学 2010
[2]明清徽商的诉讼研究[D]. 王亚军.华东政法大学 2009
[3]近代徽商研究[D]. 冯剑辉.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徽商在江浙地区的慈善活动[D]. 洪千芷.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明清徽商“两头大”家庭研究[D]. 焦存超.中南民族大学 2012
[3]徽商家庭生活探微[D]. 吴冬冬.安徽师范大学 2012
[4]安徽传媒构建新徽商形象的实证研究[D]. 陶杨.安徽大学 2010
[5]试论徽商对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整合[D]. 赵懿梅.安徽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70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37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