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与土司之间:明代黎族土官的国家认同
发布时间:2021-09-23 17:35
明代海南黎族土官是一种区界于王朝与土司之间特有的治理模式。黎族土官、黎族土舍、海南卫所三条主线多维交织从而形成主要的"土司"制度机理。黎族土官的国家认同即由政治认同、经济认同及文化认同三个维度多面共生。朝贡有序与"叛服不常"的政治认同和屯田免赋与移民蠲徭的经济认同交相互易,二者共同激发出儒学兴盛、状元"奇甸"般文化认同的逻辑张力。黎族土官的国家认同感凸显。
【文章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0,41(02)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海南土官”的独有治理模式
(一)黎族土官往复
1.“峒首”制乃明代黎族土官肇始
2.土官制度的兴盛
3.土官废设往复
(二)黎族土舍与卫所共治
1.土舍设立与性质
2.土舍与卫所共治
二、自下而上:政治认同的趋向化
(一)朝贡有序
(二)“叛服不常”的国家认同
三、主客相融:经济认同的交互
(一)重农屯田及赋役之法
1.屯田
2.赋役
(二)主客互易:移民与政治经济的交互
1.“移汉至黎”
2.“移黎至汉”
四、“南溟奇甸”:文化认同的张力
(一)文化政策下的海南学校
1.府学
2.州县学
3.社学
4.义学
5.书院
(二)进士及第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方少数民族土司的国家认同与地方治理——以土家族马氏土司为例[J]. 詹进伟,田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2]播州土司的国家认同研究[J]. 彭福荣.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3]明清时期土司国家认同——以滇西陇川宣抚司为视角[J]. 沈乾芳. 青海民族研究. 2017(04)
[4]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探析[J]. 李崇林. 新疆社会科学. 2010(04)
[5]明代黎族地区“都图”制度概述[J]. 邢关英.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 1990(02)
本文编号:3406127
【文章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0,41(02)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海南土官”的独有治理模式
(一)黎族土官往复
1.“峒首”制乃明代黎族土官肇始
2.土官制度的兴盛
3.土官废设往复
(二)黎族土舍与卫所共治
1.土舍设立与性质
2.土舍与卫所共治
二、自下而上:政治认同的趋向化
(一)朝贡有序
(二)“叛服不常”的国家认同
三、主客相融:经济认同的交互
(一)重农屯田及赋役之法
1.屯田
2.赋役
(二)主客互易:移民与政治经济的交互
1.“移汉至黎”
2.“移黎至汉”
四、“南溟奇甸”:文化认同的张力
(一)文化政策下的海南学校
1.府学
2.州县学
3.社学
4.义学
5.书院
(二)进士及第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方少数民族土司的国家认同与地方治理——以土家族马氏土司为例[J]. 詹进伟,田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2]播州土司的国家认同研究[J]. 彭福荣.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3]明清时期土司国家认同——以滇西陇川宣抚司为视角[J]. 沈乾芳. 青海民族研究. 2017(04)
[4]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探析[J]. 李崇林. 新疆社会科学. 2010(04)
[5]明代黎族地区“都图”制度概述[J]. 邢关英.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 1990(02)
本文编号:3406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0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