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赏析
发布时间:2021-10-23 05:16
铜镜是古人照面饰容的日常生活用具,能充分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为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文章选取铜陵市博物馆中具有代表性的四枚唐代铜镜供大家赏析。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1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云龙纹葵花镜
瑞兽葡萄纹镜(图2),1983年5月义安区顺安镇出土。圆形,圆纽,圆纽座,直径11.5厘米,斜立二重齿纹圈分为内外二区,内区四瑞兽似狐似狼,丰腴柔健,绕纽奔驰。外区饰六瑞兽穿行于葡萄蔓枝之间,边沿饰点线纹一周。镜背面图案瑞兽作俯、仰、蹲、跃等不同形态,活泼可爱,再与这些丰硕的葡萄果实、枝叶巨细无遗地安放在这区区方寸之间,组成一幅精美的画面,是一枚不可多得的唐初铜镜。瑞兽葡萄镜也叫海兽葡萄镜,唐代铜镜以葡萄镜的数量最多,流行地域也最广,它是唐代最大的特种镜群。其形体厚重,质地泛白,以高浮雕葡萄为主题,间饰异兽、孔雀、蜂蝶和花草,图案华丽而繁缛。它主要流行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形制主要为圆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依据考古资料表明,“海兽”多数可能是从西域传入的良种马和狮子。其中一种头部大而圆的动物形象,乍看起来似狮而又非狮,其实是古代的狮子。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狮子等珍贵动物相继引入内地,广设兽圈,供统治者观赏玩乐。东汉以后,狮子的形象开始在绘画和其他工艺中出现。因铜镜画域狭小,不能细腻描绘,便采用粗略的浮雕手法,紧抓狮子特点,突出头部,于是活灵活现的狮子形象便体现得淋漓尽致,把葡萄纹镜装饰得更加庄重美观。葡萄本不产自于我国内地,也是从西域传来的。葡萄纹在内地装饰图案艺术中出现大约从东汉时期开始,首先表现在石刻艺术上。到了唐代,葡萄纹在工艺美术领域普遍流行。铸镜业是唐代最精细的生产部门,当时人们都将铜镜作为礼品互送,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寓意着“富贵长寿”。海兽葡萄镜的流行与传播之广,为传播中华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双鸾葵花镜(图3),直径12.4厘米,缘厚0.3厘米,重374克。圆纽,八瓣葵花形,两只鸾鸟脚踏花枝左右对置,两株造型不同的花卉分置上下,窄平素缘。传说中鸾赤色五彩,呈鸡形。《山海经》中说道:“女床山有鸟,状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鸾。见则天下太平安宁。”绶(谐音寿)喻义加官晋爵和长命百岁。鸾是凤鸟之首,又称吉祥鸟,所以,唐镜上喜用鸾鸟衔绶纹饰,鸾凤花鸟镜流行于盛唐和中唐时期,表现出当时的繁荣景象。六花枝镜,直径21.6厘米,2002年2月铜陵市市民广场出土。该镜八出葵花形,圆纽,纽外三小花枝,主纹为六株交织花环绕,花枝分两组。一种枝顶绽蕊吐芬,花头向荣;另一种叶中鲜花展瓣,错综掩映,六株花枝花繁叶茂,叶片肥大,脉纹清晰。由于该墓葬同时出土了铜尺、铁剪刀、钱币等物品,推测墓主人应是从事裁剪的妇女,这也反映了唐代铜官镇的繁华。
本文编号:3452543
【文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1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云龙纹葵花镜
瑞兽葡萄纹镜(图2),1983年5月义安区顺安镇出土。圆形,圆纽,圆纽座,直径11.5厘米,斜立二重齿纹圈分为内外二区,内区四瑞兽似狐似狼,丰腴柔健,绕纽奔驰。外区饰六瑞兽穿行于葡萄蔓枝之间,边沿饰点线纹一周。镜背面图案瑞兽作俯、仰、蹲、跃等不同形态,活泼可爱,再与这些丰硕的葡萄果实、枝叶巨细无遗地安放在这区区方寸之间,组成一幅精美的画面,是一枚不可多得的唐初铜镜。瑞兽葡萄镜也叫海兽葡萄镜,唐代铜镜以葡萄镜的数量最多,流行地域也最广,它是唐代最大的特种镜群。其形体厚重,质地泛白,以高浮雕葡萄为主题,间饰异兽、孔雀、蜂蝶和花草,图案华丽而繁缛。它主要流行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形制主要为圆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依据考古资料表明,“海兽”多数可能是从西域传入的良种马和狮子。其中一种头部大而圆的动物形象,乍看起来似狮而又非狮,其实是古代的狮子。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狮子等珍贵动物相继引入内地,广设兽圈,供统治者观赏玩乐。东汉以后,狮子的形象开始在绘画和其他工艺中出现。因铜镜画域狭小,不能细腻描绘,便采用粗略的浮雕手法,紧抓狮子特点,突出头部,于是活灵活现的狮子形象便体现得淋漓尽致,把葡萄纹镜装饰得更加庄重美观。葡萄本不产自于我国内地,也是从西域传来的。葡萄纹在内地装饰图案艺术中出现大约从东汉时期开始,首先表现在石刻艺术上。到了唐代,葡萄纹在工艺美术领域普遍流行。铸镜业是唐代最精细的生产部门,当时人们都将铜镜作为礼品互送,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寓意着“富贵长寿”。海兽葡萄镜的流行与传播之广,为传播中华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双鸾葵花镜(图3),直径12.4厘米,缘厚0.3厘米,重374克。圆纽,八瓣葵花形,两只鸾鸟脚踏花枝左右对置,两株造型不同的花卉分置上下,窄平素缘。传说中鸾赤色五彩,呈鸡形。《山海经》中说道:“女床山有鸟,状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鸾。见则天下太平安宁。”绶(谐音寿)喻义加官晋爵和长命百岁。鸾是凤鸟之首,又称吉祥鸟,所以,唐镜上喜用鸾鸟衔绶纹饰,鸾凤花鸟镜流行于盛唐和中唐时期,表现出当时的繁荣景象。六花枝镜,直径21.6厘米,2002年2月铜陵市市民广场出土。该镜八出葵花形,圆纽,纽外三小花枝,主纹为六株交织花环绕,花枝分两组。一种枝顶绽蕊吐芬,花头向荣;另一种叶中鲜花展瓣,错综掩映,六株花枝花繁叶茂,叶片肥大,脉纹清晰。由于该墓葬同时出土了铜尺、铁剪刀、钱币等物品,推测墓主人应是从事裁剪的妇女,这也反映了唐代铜官镇的繁华。
本文编号:3452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3452543.html